為了緩解停車難,防止無處可停的車輛亂停亂放造成交通混亂和擁堵,很多地方由政府牽頭,用財政資金投資建設了多座公共停車場。然而這些公共停車場建成后,卻大量出現使用率低下的狀況。
武漢
立體車庫60個車位,僅停放10余輛車
在武漢武昌區天源路公共立體車庫,是去年10月份建立的,車庫選址的對面是一棟辦公大樓沒有配建停車場,右邊是停車緊張的老舊小區,原計劃車庫建立后,白天可供前來上班的車輛停放,晚上就給周圍的社區居民停車。但目前實際情況是車庫旁邊的道路兩旁停滿了小汽車,沒有一個空余車位。而立體車庫60個停車位僅有10余車停放。附近小區居民說價格是最大的問題。
西安
文昌門里路邊違停嚴重,立體停車場經營狀況慘淡
西安文昌門智能立體車庫是市政府投資的第一座智能立體車庫,也是當年我市的重點民生工程,由西安城投集團投資建設,當初設想的該立體車庫不僅會節省停車用地,還能滿足東大街商圈、南門商圈、碑林博物院周邊的停車需求,但是因為市民停放習慣、價格等諸多因素,立體停車庫空置率卻常達50%以上。
廈門
運營三年多,仍然月月虧
廈門江頭公園市政智能停車樓項目建設采取國有企業與民間資本聯營方式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的模式,2013年江頭公園市政智能停車樓投入運營后,效果并不好。運營第二年,停車價格從單日最高168元封頂降到30元、月租800元一個月降到600元一個月,但255個停車位停車率仍未過半,連續22個月虧損,平均每個月虧損3.3萬元。
經過一系列的價格調整,加上附近居民對停車樓的認同度增加等因素,停車率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改善。目前,江頭公園市政智能停車樓臨時停車1小時以內收費5元,每日封頂30元,月租停車700元,屬廈門收費低的停車樓。盡管如此,樓內255個車位,運營上千日,無一日出現爆滿情況。
出現這種現象,除了選址不當以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價格。經營者普遍認為,由于公共停車場投入大,運行成本高,制定的價格高于周邊停車場不可避免。
政府投資建設的車庫,因為高定價阻止了更多停放者,造成空置,從而無法達到最初建設車庫的目標。
政府投資的公共停車場,運營目標應該是高定價獲得投資回報呢,還是低定價提高使用率緩解停車難呢?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