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為首批創建公交都市的城市之一。
據了解,日前交通運輸部公布了《關于公布“十三五”期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第一批創建城市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明確成都等50個城市作為“十三五”期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第一批創建城市。
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原則上在2020年底前完成,目前我市正加強多種公共交通方式建設,倡導“公交+慢行”為主體的交通模式,成都一直不斷嘗試和努力。引導公眾綠色出行、體驗城市、體驗生活,實現城市交通向綠色、低碳轉變。
據了解,創建工作結束后,交通運輸部將組織開展評估工作,對達到創建要求的城市授予“公交都市”稱號。
加快公交都市建設:到2020年公交出行分擔率將達65%以上
“今年成都將加快公交都市建設,這就意味著成都的公交分擔率將進一步提升。”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要加快建設公交都市,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為此,我市將加大公交投入建設力度,“到2020年,成都的公交出行分擔率將達到65%以上,其中軌道交通占60%,到2022年二者的比例都將達到70%以上。”該負責人說。日前,高德地圖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公共交通排行榜,成都排名第五。“這也說明了我市具備建設公交都市的條件。”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市每天的地鐵客流量為200萬人次,公交為400萬人次,而使用共享單車的人數也有300萬人次,“這就說明我市在公交慢行系統的建設方面成效還是較為顯著的。”下一步,市交委將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強化城市間快速交通聯系,到2022年地鐵開通運營里程達到6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半小時軌道通勤圈;優化快速公交和常規公交線路,形成分工明確、相互協作、無縫銜接的地面公交網絡。
根據通知,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原則上在2020年底前完成。創建工作結束后,交通運輸部將組織開展評估工作,對達到創建要求的城市授予“公交都市”稱號。
促共享單車健康發展:啟動共享單車監管平臺建設
APP掃碼解鎖用車,隨騎隨停,自動支付結算……共享單車這種綠色的出行方式已經成為不少成都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在上個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聯合相關機構,發布了共享單車《2017年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第2季度)》,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等20個城市綜合排名中,我市在一季度排名第2的基礎上再度提升1位,躍居全國第1。
“今年市交委將按照‘發揮優勢、補足短板’的發展思路,著力做好共享單車四個方面的工作。”市交委相關負責人透露,為進一步促進我市共享單車的健康有序發展,首先要加快停車點位施劃,全面完成重要路段、主要商圈和密集辦公區域等地停車點位施劃等工作;并對部分地鐵、公交樞紐場站的非機動車停車點位不足的情況進行摸底排查,確定補充施劃方案并加快實施;同時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統一標準的電子圍欄試點建設。
其次,要繼續推進政府、企業、使用者三方齊抓共管做好停放秩序管理工作,積極發揮“3+7+N”定期會議協商制度作用,及時處理解決共享單車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出臺共享單車經營服務規范和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啟動共享單車監管平臺建設,為共享單車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再次,加大執法力度,對蓄意破壞、盜竊共享單車等行為依法查處,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為共享單車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秩序,與此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弘揚社會公德,抨擊不良行為,倡導市民綠色出行、文明出行,為共享單車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