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份,柳州恒達巴士有限公司制定工作計劃,耗費上千萬元更換公交車冒煙發動機,維修工人加班加點,每月更換20臺達到歐Ⅲ標準發動機,公交車起步、運行、上坡基本不再冒黑煙;
2011年11月,柳州恒達巴士公司分批次購進的66輛公交車經調試投入運營,如數更換或報廢尾氣排放超標的公交車;
2012年6月,柳州市恒達巴士公司對325輛公交車更換老款柴油機的工作全部完成,被市民所詬病的“黑尾巴”甩掉了。
2012年9月,柳州恒達巴士有限公司在對網友的提問中如是回復:“公共交通代表著城市的形象,改善乘客的乘車環境,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更好的服務。”在市政府的決策和支持下,公司積極地籌措資金,一次性投資近三千多萬購進了40臺高等級公交車,減少“黑尾巴”對環境的污染,積極落實綠色公交政策。
經過多年努力,柳州市公共交通事業得到長足發展,便捷的公共交通網絡給市民出行帶來方便,柳州公交被稱為“城市流動風景線”,并成為柳州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閃亮窗口,曾兩次獲得“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創建于1960年的柳州恒達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原柳州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現已成為廣西公交系統規模最大的公司制企業。隨著龍城經濟的持續增長,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柳州公交事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近年來柳州恒達不斷完善和優化市區公交線網結構,增辟老城區、新區及公交線路盲區的公共交通線路,并逐步輻射到市區周邊的縣、鄉,逐步形成了公交城鄉一體化的格局,成為全國公交系統首家通過ISO9000質量認證的企業。目前擁有職工3200多人,總資產2.8億,94條公交線路,日均客運量60萬余人次。
作為一個公益性、服務性的城市“窗口”企業,柳州恒達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開展獨具特色的文明行業創建活動,樹立了企業形象,贏得了乘客,贏得了市場。企業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均達到全國公交行業的先進水平,涌現出覃平蘭、覃凡飛、鄧紅英等一大批先進人物,并先后榮獲了“全國建設系統文明單位”、“自治區文明單位”、柳州市首批“誠信文明行業”、“柳州市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等80多項榮譽稱號。特別是今年光榮地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牌匾,成為我市4家“全國文明單位”之一,成為全市服務行業中唯一的佼佼者。
隨著一些老先進典型逐漸退出工作崗位,企業也冒出了一些與時代發展、市民期望不盡同步的現象,如公交站冠名問題、尾氣冒黑煙問題、線路開通與調整問題、部分線路服務滑坡等等。這些問題引起了人大、政協和主流媒體《柳州日報》《柳州晚報》的關注,他們分別提出了不少可操作的改進意見和建議。對此公司黨委一班人非常重視,主動回應市民質疑,聯合市政協、柳州晚報召開懇談會,并逐一采取措施:購進新車,徹底解決冒黑煙;規范站名,取消全部報站前綴的廣告單位名稱;調整縮短偏遠線路的發車間隔,解決主干線路的擁堵。
此外,為保持“公交優秀”,該公司還弘揚“一路領先,真情無限”的企業精神,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今年以來,購進新車100多輛,新開線路4條,降低票價為1元,放開殘疾軍人乘車范圍;最近又先后舉辦了“微笑服務”駕駛員PK賽,和市文明辦、柳州日報聯合舉辦“文明線路、文明駕駛員評選”,在全體駕駛員中開展“鄧紅英工作20法”培訓,抓緊培養、爭取涌現更多“微笑天使”式的優秀駕駛員。他們這些卓有成效的努力正在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和歡迎。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