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一位在火車上賣WiFi的大學生爆紅于網絡,短短半個小時即進賬500元,但這一行為很快遭到了鐵道部門的禁止。
事實上,今年1月,我國首個面向鐵路乘客提供無線局域網服務的“高鐵動車WiFi系統”已經研制成功。飛笛資訊研究員從知情人士獲悉,工信部電信研究院、WAPI產業聯盟與飛天聯合等多家單位已開展軌道交通車載無線局域網相關的技術標準制定,目前該系列標準已全部完成,正在報送鐵路相關部門并進行標準產品示范運營,并預計將于近期在部分線路的列車上投入使用。
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指出,火車、高鐵是智能手機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頻率較高的場所,多數乘客傾向于用手機上網打發旅途時間,“列車WiFi”的用戶需求非常可觀。這意味著使用“列車WiFi”技術是大勢所趨,此技術有望在國內所有列車上普及。
目前“列車WiFi”處于萌芽期,有巨大市場發展潛力,先涉及“列車WiFi”業務者將占領市場先機。
三元達工作人員表示,公司雖然沒有參與到上述的“高鐵動車WiFi系統”項目,但公司正在自主研發類似的系統,相關技術目前尚處于實驗室階段。
不過,王寧遠認為,當前不論是在技術還是設備采購上,A股能在“列車WiFi”獲利的上市公司幾乎沒有,但仍能帶來一輪熱炒,前提是相關上市公司向市場發出升級“列車WiFi”技術,或是推出相關產品的信號。
相比設備采購方面,“列車WiFi”的鋪開對移動互聯網內容的影響更直接,受眾在增加、網絡使用時間也在增加。對手機網游的開發、運營商以及視頻網絡服務商而言,幾乎是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況下,坐收用戶在線時長的增加。
業內專家指出,手機游戲最根本的價值在于滿足了用戶在碎片時間的休閑娛樂需求。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地鐵公交上、等人時、無聊時、廁所里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分別為67.4%、59.9%、70.0%、43.9%。
在碎片化時間里,一般不宜做很專業深度的事情,而簡單易操作的手游最能延續用戶的放松狀態。在列車上,漫漫旅途構成了乘客一塊巨大的“碎片化時間”,對于移動互聯網內容服務商來說,是一塊亟待開發的“金礦”。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