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相關法規、規劃以及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不斷落實,十二五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安防系統作為城市軌道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被普遍應用在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中,安防產業也將隨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那么,安防軌道交通技術應用主要有哪些表現?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狀況又是如何?
一、安防產品及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的應用
伴隨著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蓬勃發展,軌道交通對營運安全的需求快速增長,成為安全防范系統的新興應用領域。從軌道交通安防系統構成來看,目前主要是由視頻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通訊系統、電子巡查系統、放射性物品探測系統、毒氣探測系統、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探測系統、槍支彈藥探測系統、炸藥探測系統、實體防護系統等構成。
從應用區域上來看,軌道交通安防系統主要分布在車站、列車內和軌道沿線。目前,軌道交通安防系統應用主要集中在車站中,投資比重約占整體安防系統建設投資的60%以上,主要以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危險品檢查、實體防護系統為主,對車站內情況進行監控,保證旅客安全;列車內安防系統投資比重較小,不到10%;主要以視頻監控、列車運行監控、車門監控、火災監控等系統為主,以保證列車安全運行和車內旅客安全;軌道沿線以電子巡查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化學以及毒氣監測系統、火災及環境監測系統為主,以保證列車運行環境的安全。從產品上來看,視頻監控是目前軌道交通安全防護的主要手段,主要應用在對車站及車廂內情況的監控,車站視頻監控對實時性要求較高,列車中的應用主要以事后查詢為主。總體來說,視頻監控系統占安防系統總造價的60%左右。視頻監控的主要設備有前端的固定攝像機、球機、矩陣、光端機、DVR、監視器等。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市場,城市軌道交通“大躍進”式的發展,使地鐵的安全防范系統建設、安全運營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作為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安防產品和技術在軌道交通運營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一種特殊的人員密集公共場所,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從廣義上說,城市軌道交通配備的安全防范措施,主要包括通信、隧道疏散、緊急照明、防排煙、滅火、屏蔽門、電子巡查、火災報警、入侵報警、車站與列車視頻監控等,同時還設置了專用的有線及無線通信系統、警用安全保障系統和車輛段、停車場安防系統等,并在車站和重要設施配備了警察、保安、護衛和專業管理人員。這些都是城市軌道交通安防系統的重要基礎,能夠有效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正常運行。針對安防行業,在城市軌道交通市場中主要涉及視頻監控、門禁及出入口控制、危險品檢測及實體防護等幾大領域。從安防監控角度來看,這將是一篇浩瀚的市場藍海。
二、軌道交通安防技術發展趨勢
軌道交通安防技術正朝著數字化、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以及安防綜合管理等趨勢邁進,未來軌道交通安防應用會更加完善、更加高效。安防視頻監控業界通常把視頻監控技術的發展劃分為模擬監控、數字監控、網絡監控、智能監控四個階段。3G移動通信系統、無線局域網(WLAN)、寬帶無線網絡(WMAX)等無線傳輸技術的應用和IP網絡的廣泛部署和快速發展,推動了無線網絡遠程視頻監控的實現。根據網絡化運營下視頻系統的應用需求,新建的地鐵視頻監控系統應發展成為包括車站級監控、線路級監控、網絡級監控,以及市級監控等多級網絡。目前,在軌道交通安防應用上;不僅僅是視頻監控系統(CCTV),傳統的報警監控系統(ALM)、門禁監控系統(ACS)、電力監控(PSCADA)、車站公共與緊急廣播系統(PA)等都正在向網絡化轉變。
目前,我國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里程約1000公里,車站數量超過600座。按照平均每個地鐵站40個視頻監控點,每節車廂2個視頻監控點,隧道沿線每隔200米1個視頻監控點計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安防系統將擁有至少4萬個視頻監控點。軌道交通監控點眾多,客流量大,情況非常復雜,僅僅依靠人力很難對各種突發情況作出及時和正確的反應,而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可以借助計算機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對視頻畫面或者視頻中的海量數據進行高速分析和處理,從而完成人流量統計、擁擠檢測、人臉識別、入侵檢測與報警、遺留物品檢測等功能,大大減少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將提高系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三、細數先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方案公示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將于今年6月全線開工,在此之前為讓公眾更了解蘭州軌道交通,根據國家《環境影響評價法》有關要求,蘭州市將蘭州軌道交通環境影響評價相關內容進行公示,征求公眾意見。蘭州軌道交通環境影響報告書指出,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陳官營~東崗段)符合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線路全部采用地下形式,減少了拆遷和占地數量,體現了環保原則。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項目建設可行。
重慶:軌道交通2020年可達9條線路,總長410.24公里
2月22日,據從市軌道集團獲悉,日前,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重慶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2-2020年)》。獲批規劃項目共8個,全長215.04公里,項目總投資約1097億元。這8個規劃項目分別是: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6號線支線一期和二期、9號線一期和二期,10號線以及環線,全長215.04公里。到2020年,我市將形成9條運營線路(即1、2、3、4、5、6、9、10號線和環線)、總長410.24公里的軌道交通基本網絡,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為47%。
武漢:軌道交通建設最新方案出爐
20日2013年武漢軌道交通新一輪建設大盤出爐。今年武漢市10條地鐵在建,根據前期規劃,到2017年有7條線建成通車。其中,經過漢口的有1、2、3、6、7、8號共6條線,經過漢陽的有3、4、6號共3條線,武昌的有2、4、7、8號共4條線。對于2017年前的軌道交通規劃,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相關負責人稱,規劃之初,確實對江北地區有所側重,主要原因是漢口人口密度大,客流需求高,當前的道路交通矛盾比較尖銳。同時地鐵建設需要通過現有地塊穿行,江南地區山體、湖泊及高校、大院較多,自然條件有限,不利于地鐵穿行。
呼和浩特:做好軌道交通建設前期準備工作
近日,呼和浩特市交管支隊對首府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前期工作做了部署,要求車管所負責統計近10年全市及各分區機動車分類型擁有量數據;科研科和指揮調度室配合做好城市內主要路段及路口流量觀測;交管科與市四區大隊負責城市道路車速調查及市區道路交通現狀分析。據了解,各部門在工作中科學觀測交通流量,合理統計測量結果,確保流量數據符合實際,各部門把相關工作資料數據統一整理后將及時上報市政府。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