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記者李春江通訊員穗發宣記者從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廣州市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近日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同意廣州新建7條共228.9公里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這標志著廣州軌道交通建設將進入新一輪大發展。規劃實施后,全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超過500公里,屆時市民利用包括地鐵在內的公共交通出行率將達60%.
經過近20年的建設,廣州已建成開通地鐵一至五號線、八號線、廣佛線廣州段、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共8條線路222公里,日均客流量接近500萬人次。同時目前在建的還有六號線首期、廣佛線西朗至瀝滘段、八號線鳳凰新村至文化公園段、六號線二期、七號線一期和九號線一期等6條線路,長約93.8公里。
按照覆蓋城市近期重點建設區域,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加強城鄉統籌,充分考慮銜接鐵路、城際軌道、公路等重要交通樞紐的選取原則,國家發展改革委此次批復的七條新線分別為:
1為加強城市北部地區、城市中心區與珠江前航道河南地區的組團內交通聯系,覆蓋石井工業區、黃金圍物流區、同德圍居住區、康王路商業街、海珠區西部舊城中心、東部新城中心和琶洲會展中心等各區主要客流集散點,建設軌道交通8號線北延段工程(白云湖~文化公園),長約15公里。
2為加強老城區、新城區、發展區與城市副中心聯系,在緩解老城區地面交通壓力、疏導交通,引領發展區軌道周邊集聚發展,建設軌道交通13號線首期工程(魚珠~象頸嶺),線路長約28.3公里。
3為解決從化到廣州中心組團的交通需求,兼顧沿線組團開發建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外圍組團與中心區的聯系,盡快實現廣州都市1小時交通圈,建設14號線一期工程(嘉禾望崗~街口),線路長約51.2公里。
4為加強東部新城區、蘿崗區、增城區與中心區的快速交通聯系,解決外圍組團到廣州中心組團的交通需求,兼顧東部新城開發建設,促進城鄉統籌和新城發展,帶動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等功能帶的發展,建設軌道交通21號線工程(天河公園~增城廣場),線路長約58.7公里。
5為加強南沙新區與番禺重點區域、廣州中心區域等的聯系,覆蓋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基于科研信息、知識經濟及港口運輸與臨港工業的新興產業發展組團,加快南沙臨港經濟區域建設,帶動南沙新區的發展,建設4號線南延伸工程(金洲~南沙客運港),線路長約11.7公里。
6為加強天河北、琶洲~員村、南中軸、白鵝潭、流花、白云新城等重要發展組團及廣州站、廣州東站兩大樞紐的軌道交通聯系,覆蓋了城市主要的客流集散點,緩解核心區交通壓力,改善線網的換乘條件,提高線網的整體性,建設軌道交通11號線工程(火車站~東站~琶洲~火車站),線路長約42.4公里。
7為加強中新知識城與中心區及知識城內部組團的軌道聯系,確保知識城打造成為一個引領廣州、廣東以至中國產業高端發展尤其是知識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匯聚全球的精英人才,建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生態宜居新城,重點建設知識城線工程(原14號線支線)(新和~鎮龍),線路長約21.6公里。
七條新線
◎8號線北延段(白云湖-文化公園)
◎13號線(魚珠-象頸嶺)
◎14號線(嘉禾望崗-街口)
◎21號線(天河公園-增城廣場)
◎4號線南延伸工程(金洲-南沙客運港)
◎11號線(火車站-東站-琶洲-火車站)
◎知識城線(新和-鎮龍)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