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減輕城市交通壓力、節約能源、引導城市規劃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國內多個城市都已建或者規劃建設軌道交通系統。然而一直以來,安全問題對于軌道交通的建設和管理部門都是嚴峻的挑戰。
軌道交通視頻監控系統是保障軌道交通正常、安全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運營和安防兩大方面。軌道交通運營視頻監控系統,主要在車控室、軌道沿線、道口等部署監控點,通過與防災報警系統(FAS)、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BAS)、電力監控系統(PSCADA)、屏蔽門(PSD)或安全門(SD)系統、門禁系統(ACS)等的配合,保證軌道交通系統的正常運營。軌道交通安防視頻監控主要在車站各出入口、售票處、銀行、電梯、站臺等多個地點以及軌道車輛內部部署監控點,結合門禁、告警系統等,及時記錄和掌握各站點的物流、人流情況,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
由于關注的內容、管理的體制不同,所以一直以來,運營監控系統和安防監控系統都是分別建設,獨立運營的,這樣的建設模式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建設成本,另一方面管理起來也較復雜,浪費了人力、財力。隨著視頻監控技術的發展,軌道交通監控系統已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由獨立運行邁向綜合安防管理的趨勢,將運營監控與公安安防監控進行整合,可實現資源共享,減少重復投資,簡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總體而言,新時期的軌道交通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具備以下幾大特點:
1、網絡化
由于網絡化視頻監控在部署、管理、應用等各方面相較于傳統監控具有明顯的優勢,近年來隨著網絡的成熟及成本的下降,已為眾多行業所采用,軌道交通監控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聯網需求。通過建設網絡化視頻監控系統,可打破各條線單獨監控和管理的狀態,全面實現在一個統一的控制中心進行多個線路、多個車站、多個環節的統一、高效的運營和管理。
2、智能化
軌道交通人流量大,監控線路長、范圍廣,運作繁忙,僅靠人力監視基本很難及時、有效的發現異常或威脅事件,這導致大量視頻監控僅通過錄像存儲起到了事后取證的作用。智能分析技術能夠通過對監控視頻圖像的實時分析對動態場景中的目標進行定位、識別和跟蹤,并分析和判斷目標的行為,從而能在異常情況發生時及時做出反應,做到早期偵測和主動防范,幫助安保人員有效避免或高效處理有威脅或突發性的事件。
3、高清化
因為網絡監控的普及,視頻監控的高清化趨勢非常明顯。高清視頻格式目前主要有三種:720P、1080i、1080P。與傳統D1、CIF格式相比,高清能夠提供明顯改善的視頻清晰度以及視頻流暢度。以目前最高等級的1080P為例,其分辨率為1920×1080,圖像清晰度是CIF視頻的20倍,是D1視頻的5倍,而且1080P的幀率可以達到60幀/秒或60場/秒,其流暢度是D1和CIF的2倍以上。對于軌道交通而言,采用高清監控可實現更精確、更高效視頻應用,不僅可實現高清的實時監控與錄像存儲,同時也滿足了智能監控的需求。圖像越清晰,智能分析的準確性以及效率也就越高。
4、安防集成,綜合管理
軌道交通綜合安防系統除視頻監控系統外,還包括門禁系統、緊急告警系統、電子圍墻系統以及電力監控系統、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等。要提升管理效率,最大化發揮預警聯防作用,就必須對這些相互獨立的系統進行深度整合與集成,采用統一的管理手段,實現相互之間的聯動。科達軌道交通視頻監控系統基于全網絡化架構建設,可實現遠程監控、遠程調度,并能整合多種已建的網絡化或非網絡化視頻監控系統,同時能無縫接入軌道交通系統中多種其他安防系統,實現運營和安防兩類監控資源的全面整合與綜合管理。該系統采用兩級架構建設,設立一級監控中心,部署監控平臺、存儲設備、電視墻、控制客戶端等,對多個車站、多個線路進行集中監控與管理調度。在每個車站控制室設立二級監控中心,負責該車站所有監控資源的統一接入與管理。
分級分權的管理架構,很好的適應了軌道交通管理方面組織行政職能的劃分,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時該系統還可以和110,119、政府應急系統進行互動,提高了軌道交通系統處理應急事務的反應能力。
⑴系統采用全網絡化架構建設。通過網絡化視頻監控技術的應用,能夠方便地進行全網集中管理,遠程調用。前端的視音頻信號、告警信號等,可通過網絡被車站分控室和總監控中心遠程查看、調用與集中管理,同時軌道交通監控也能接入公安監控系統,接受公安的統一監查。網絡化的架構,也為與其他監控資源的整合提供了基礎條件。
⑵前端監控點部署可采用直接部署網絡攝像機或者模擬攝像機加編碼器兩種部署模式,對每個車站的售票處、出入口、自動扶梯、站臺、銀行等地點進行監控和記錄,便于及時發現可疑人員和威脅事件。在軌道交通沿線每隔幾百米設置一個監控點,對軌道路面狀況、車輛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防止異物侵入線路,及時掌握車輛行駛的位置,保障車輛安全運行。
⑶使用無線編碼器進行車內監控。基于3G無線網絡,一方面監控中心通過電子地圖可實時掌控地鐵、輕軌等的運行軌跡和實時位置;另一方面,如車廂內發生搶劫、盜竊、打架、傷人等違法事件,列車員可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及時上報警情,同時監控中心、公安部門也能遠程及時發現,最快時間內采取措施,處理警情。
⑷智能監控可對如人進入軌交區域、物品遺留軌交區域,站臺人群異常(擁擠、打架等)、犯罪嫌疑人監查等事件按照預先設定的規則進行主動分析,并將分析結果上傳到監控平臺,可過濾大量無效信息,更快發現警情,起到提前預知告警的作用,變被動防御為主動防御。
⑸通過二次開發,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中的其他監控系統(FAS、BAS、SCADA等)的參數、告警信息等可無縫接入科達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多種資源統一管理,并與視頻監控系統形成聯動,做到哪有告警,視頻監控就自動切換到哪里的視頻,使監控中心對軌道交通的運行狀況“了如指掌”。
⑹對于軌道交通以前已建設的各類模擬、數字或網絡化監控系統,可通過相應的媒體網關無縫接入到科達監控管理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和應用,避免了資源浪費和二次投資。
⑺通過可視化的安防模式,綜合管理和聯動機制,可大大提高軌道交通部門遠程指揮、調度的能力,提高接處警效率。
結語
通過安防集成與綜合管理,實現監控資源的共享與聯動,再配合高清、智能、無線等先進監控技術的應用,軌道交通安防必將不斷趨于高效和完善。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