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包括本報在內的許多媒體報道了這樣一件事:從2013年1月1日起,南昌市市政公用集團采取市場化模式,接管全市城區臨時占道停車泊位。
南昌市臨時停車泊位的經營管理僅僅是經營單位的變化這么簡單嗎?對于普通的有車一族而言,這種管理上的變化將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呢?12日,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變化
變化一:南昌占道停車將立法
目前,南昌市機動車臨時占道停車管理涉及交警、規劃、城管委等多家部門。根據南昌市政府的文件,今后,從管理上的變化而言,城區臨時占道停車泊位將由市政公用集團采取市場化模式經營,而政府方面,則是由交警部門成立專門的大隊牽頭管理。12日,記者從南昌市政府法制辦了解到,南昌市正在計劃將機動車臨時占道停放管理辦法列入明年的立法計劃。
“采取市場化模式管理并不能解決南昌市目前的停車難問題。”一位接近南昌市政府決策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南昌市老城區停車難問題非常突出,路內停車泊位只有1萬左右,而到今年10月,南昌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了58萬輛。在城區,利用空地建設停車場才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向。而原來的市機動車臨時停放管理服務中心是政府的職能部門,依靠財政投入來建設停車場非常困難,而市政公用集團作為一個企業,則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籌集資金來進行建設。這應該是這次占道停車泊位管理改革的最重要的原因。
變化二:智能化管理將計時收費落到實處
去年8月1日,南昌市為解決停車難問題,按照不同區域、不同時段、不同車型和不同停車場實施“差異化”收取停車費,白天占道停車由以往“按次收費”改為“按時收費”。而出臺這一規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泊位的使用效率,緩解停車難問題。從記者調查的情況看,這一措施在實際中很難得到落實,自然規定出臺的初衷也沒有得到落實。
“市民開車停下來,我們會記錄他停的時間,離開的時候,按照他實際停放時間收費,但是很多駕駛員不配合,經常因為時間的問題而扯皮。”一收費員對此表示無可奈何。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11月23日,南昌市市政公用集團發布招標公告,采購手持pos終端機500臺、尋查機30臺及后臺應用軟件管理系統。南昌市市政公用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使用pos終端機一個最為明顯的好處就是實行電子計時、電子打印出場單、刷卡收費,基本上可以避免扯皮現象。另外,為方便市民,pos終端機還提供市政公用集團“洪城一卡通”刷卡收費。
變化三:停車15分鐘內免收停車服務費
據介紹,從2013年1月1日起,在停管中心正式對臨時占道停車泊位進行運營管理后,將實行停車15分鐘內免收停車服務費的惠民舉措。
南昌市市政公用集團工作人員介紹,占道停車,按次收費時,很多車占著一個泊位不走,而從實行計時收費到停車15分鐘內免收停車服務費就是為了養成駕駛員及時離開的習慣,提高泊位的使用效率,達到緩解擁堵的目的。
變化四:停車信息將適時發布
南昌市交警部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南昌市將利用現代化信息通信技術建立起停車誘導系統,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各路段內的停車泊位信息,也包括各家停車場及一些單位內的停車泊位信息,將可以實行實時信息采集、動態預報車位剩余。
將來,市民在出行前,可以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及時掌握自己的目的地周邊停車信息。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