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型交通鋪就綠色出行路
●長株潭將實現交通一卡通;長沙機場綜合樞紐、高鐵綜合樞紐將實現"零換乘、無縫對接"
●長株潭投入運營新能源公交車1816臺,株洲市城區公交100%電動化
●"十二五"末,基本建成7273公里的高速公路骨架網,100%的縣市區30分鐘上高速公路
只需手持一張卡,就能在長沙、株洲、湘潭3市間的公交車、出租車、地鐵上通用,享受一卡通服務。這樣的場景可能在一兩年后就會出現在長株潭市民生活中。
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詹新華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長株潭綜合交通一體化實施方案正在編制中,包括公交一體化、智能交通體系建設、客運銜接等。其中,長株潭城市群將率先實現交通一卡通,長沙機場綜合樞紐、高鐵綜合樞紐將打造成集公鐵空運"零換乘、無縫對接"樞紐。
近年來,隨著芙蓉大道、紅易大道等陸續建成,長株潭半小時經濟圈初步形成,3市之間往來日益頻繁。為使3市要素流動成本最小化,長株潭"同城"交通步伐越來越快。根據相關規劃,一個有環、有網的立體化、節約型大交通系統--高速公路環和"七縱七橫"城際快速路網正在布局。
今年6月,長株潭城際鐵路開工建設,這讓長株潭市民多了一份期待,"以后到長沙就不用開車了,既環保,又快捷。"湘鋼宣傳部馮先生說。
據獲悉,長沙-益陽-常德線、長沙-瀏陽線,目前正在進行設計和論證。"3+5"城市群,將鋪開30分鐘、60分鐘、90分鐘的軌道交通通勤圈。
全省兩型交通版圖上,除縱橫交錯的公路,還有便捷實惠的水運。"十一五"以來全省共完成水運建設投資54.64億元,建成了岳陽松陽湖港區一期、長沙霞凝港二期等重大工程。湘江長沙綜合樞紐、湘江株洲至城陵磯2000噸級航道等一批重大項目已開工建設。去年底,水路貨運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比重達到10.5%,運量大、運距長、運價低、節能環保的優勢得到體現。
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打造智慧交通,已成為提高通行能力和運輸效率的重要途徑。據介紹,"十二五"末,我省將初步建成智能化交通運輸系統,60%以上的高速公路應用不停車收費系統。
為踐行低碳出行,目前,長株潭已投入運營1816臺新能源公交車。株洲市城區公交100%電動化。這些電動公交表現出令人欣喜的環保、節油效果:運營兩年,節約燃油成本近50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6000噸、一氧化碳35噸;與2008年比較,公交車尾氣污染物排放總體下降達30%。
詹新華介紹,到"十二五"末,我省將基本建成7273公里的高速公路骨架網、5萬公里(含高速公路)的國省干線公路網和20萬公里的農村公路通達暢通網;省境內現有國家高速公路全部建成通車,100%的縣(市、區)在3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