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我市2013年的漁船年審正式全面展開。昨日,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為確保安全,今年我市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漁船年審。
今年漁船年審必須過“五關”
“今年的漁船年審與‘三無’漁船整治以及漁業互保等工作結合起來,與往年相比,將是有史以來最為嚴格的。”煙臺漁港監督處處長王力波介紹,漁船要通過年審,必須要通過漁船質量和安全設備配備關、漁船安全生產責任書簽訂關、漁船安全通信設備配備關、漁船船員配備關、漁業互助保險關。
凡漁船安全適航質量和安全設備配備不合格的,整改合格后,方可簽發檢驗證書。船檢驗合格后,人員配備也必須合格。
漁業專用救助終端配備是年審重點
消防設備、救生衣等目前已是漁船設備配備的最低標準,不能確保漁船以及漁民的安全需要。根據相關規定,漁船必須配備CDMA、北斗等海洋漁業專用救助終端的配備,是今年年審的重點。
王力波認為,今年要對全市所有漁船按統一規范標示船名號、船籍港,懸掛船名牌。在漁船識別上,全面推廣電子身份證(安裝射頻識別標簽),配備港口、船載射頻識別基站及手持式識別設備,對44.1kW以下漁船配備CDMA定位手機,44.1kW以上漁船配備衛星定位設備和AIS防碰撞終端,確保對漁船的有效識別和實時管控。凡是漁船沒有配備AIS防碰撞、北斗衛星和CDMA通信定位設備的,責令漁船所有人或經營人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簽發漁船檢驗證書。年底前,全市所有在冊漁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統船載終端配備率力爭達到100%,并將漁業安全應急救助信息系統監控平臺延伸到重點鄉鎮和漁港碼頭。
鼓勵漁民積極辦理漁業互助保險
今年我市鼓勵廣大漁民應當積極辦理漁業互助保險。王力波介紹,去年,我市人均保額最低18萬,而全省人均保額最低22萬。這是因為我市的漁船90%以上的漁船較小,保額較小。
今年,我市將整治后的“三無”漁船等特殊漁船,納入政策性漁業保險范圍,繼續實施不低于10%漁業保險補貼政策,引導漁民提高投保份額,人均保額最低20萬元,力爭達到25萬元,增強漁民抵御風險的能力。據了解,省、市、縣各級政府都對漁民的漁業互助保險進行了相應的補貼,目前,我市對漁民的漁業互助保險的補貼已經達到了50%以上。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