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北斗衛星為漁船提供導航預警、監控江河流域的水情、提供災害監測預警……圍繞著“北斗”這一命題,泉州電子信息產業在傳統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用北斗導航產品開拓出一片新市場。
占據八成漁業AIS通訊市場
一艘漁船正平靜地行駛在海面上,突然,“叮叮叮”的警報聲響起,船長一邊看著報警設備,一邊打方向舵。“好在安裝了這個防撞系統,否則可要和前面的船只撞個滿懷了。”船長說。“從前,很多漁船出海后都存在通訊信號覆蓋不到的問題,而海事衛星一分鐘8美元的價格,對于分散的中小漁船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這款北斗AIS利用衛星導航系統,針對漁船與商船之間的航向和距離,及時報警,以防止海上碰撞事故的發生,可在1—12海里范圍內自動報警,有閃光報警和語音報警兩種方式。”據石獅市飛通通訊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英華介紹,由于GPS在應用上已經非常普及,這款北斗AIS(自動識別系統)在設計上同時兼容美國主導的GPS系統,既保留了GPS原有功能,又增加了北斗的新功能。“企業產品在國內海洋漁業AIS通訊市場上的占有率高達80%左右,在國內貨運船舶AIS通訊市場上的占有率達到了60%左右。”
據悉,在電子信息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科技部發布“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規劃,研發具有市場針對性的技術和產品,給泉州相關產業企業走出銷售困境帶來新思路,飛通通訊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傳統產品產銷率降低
從去年開始,電子信息行業的產銷銜接便不理想。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銷率同比下降8%,而1—8月我市電子信息行業累計銷售62.06億元,產銷率只有87.6%。
另據市經貿委一份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分析顯示,雖然從去年開始,便有“TD-SCDMA增強型室內分布系統項目”、“3G與2G共網傳輸系統項目”、“高清互動數字廣播電視系統”等項目進入研發或投產銷售階段,但對電子信息行業整體技術和產品水平的推動有限。“我市電子信息產品相當一部分用以出口,國外市場需求不足,訂單少隨之產生的價格比拼影響了企業本來就不高的利潤,是產銷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上國內3G網絡建設速度減緩,行業內部同類產品競爭激烈,國內市場銷路也不好打開。”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