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交通事故的頻發,車載監控的普及得到了政府支持。車載視頻監控系統作為安防行業視頻監控的重要分支領域,其價值與作用不僅僅局限于“防盜錄像功能”上,在公共安全中將發揮更大作用。
今年以來,火車站砍人、軌道交通脫軌、機場爆炸、公車爆炸等事故不停息般地發生。在過往公交事故中,除了人的麻痹大意和對其危害程度認識不夠之外,更重要的是來自車況的缺陷和隱患。定期檢查車輛,是預防車輛事故的關鍵。
另一個方面,我國城市公共交通手段相對落后,交通運行狀態監控設備少、科技含量較低,缺乏交通組織、控制與交通渠化的有效手段。近年,交通事故的頻發,車載監控的普及得到了政府支持。車載視頻監控系統作為安防行業視頻監控的重要分支領域,其價值與作用不僅僅局限于“防盜錄像功能”上,在公共安全中將發揮更大作用。
車載硬盤錄像機的功能遠遠不止于本地錄像,在此基礎功能上車載硬盤錄像機還能實現很多功能,可以在公共安全中發揮更多的作用。比如通過設備本身自帶的報警輸入接口可以外接報警器,比如煙霧報警,異味氣體報警,高溫報警等。及時地將報警信號傳送到后臺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可以立馬看到報警車輛的視頻,便于控制中心第一時間掌握現場情況,通過設備語音對講功能及時告知司機做出正確的處理措施。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通過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實現實時預警危險行為,當公安系統黑名單上記錄的人員進入公交車后,高清車載監控設備結合人臉識別系統會將預警信息提示給司機和后臺管理中心,提早預警威脅出現。
隨著車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交通越來越受重視,車載監控在智能交通與車聯網中都市重點的研究對象,在未來,車載監控將不僅僅是簡單的記錄,更將負起監督提醒等其它責任。
面部識別,實現防盜
面部識別技術在現代應用一開始普及,目前主要在門禁防盜這一塊推廣,最近某汽車公司研發人員通過利用面部識別軟件對車輛進行個性化設置以及進行汽車防盜設置。為駕駛員建立了一個專門的系統,通過該系統駕駛員可以利用智能手機遠程觀測到車輛內部的情況,這樣一來駕駛員就可以遠程檢查是否有物品遺拉在了汽車上。
目前這一技術還處于“純粹的研發階段”,有望“徹底改變人、車、家庭之間的關系”。
根據倫敦ABI調研公司的調查結果發現,目前由愛信精機、大陸集團和德爾福汽車公司各自研發推出的駕駛員監測系統得到了快速的增長。倫敦ABI調研公司還預測到2020年時世界范圍內將有超過6000萬輛汽車安裝此類駕駛員監測系統,而在2013年時安裝此類駕駛員監測系統的汽車數量僅為250萬輛。其中,以上預測數據中的駕駛員監測系統包括那些依賴于汽車方向盤和外視型攝像頭的車載系統。
最早采用該類駕駛監測系統的是豐田汽車公司,其在2008年時就已經配備了類似的駕駛監測系統。目前,豐田汽車公司為其雷克薩斯LS、GS以及GX車型均配備了“預警監測”系統。
內視型攝像頭,隨時進行視頻會議
除了防盜功能,內視型攝像頭還具有其他功能。從長期來看,如果未來自動駕駛能夠得以實現,內視型攝像頭可以用來開視頻會議。
倫敦ABI調研公司的副總裁DominiqueBonte表示:“車載攝像頭的安裝數量和使用類型是沒有限制的,毋庸置疑但是車載攝像頭一定會流行起來的。”
德爾福公司的全球銷售運營總監VictorCanseco表示,各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推出的抵抗駕駛分神系統可以將來自汽車內部以及外部的攝像頭的數據進行整合,以此來決定駕駛員駕駛注意力集中與否。
Canseco還表示,人類的大腦屬于單線程處理系統,其只能處理非常有限的工作量。而車輛所處的內外環境會不斷發生如交通擁堵、惡劣天氣以及乘客干擾等類似的系列情況。因此,駕駛員需要處理的工作量會非常繁重。通過將以上數據集成到一個公式中就可以估算出駕駛員實時的處理能力并將一些容易產生分神效果的程序進行鎖定。
Canseco還補充道,如果人們在筆直的道路上駕駛,駕駛員自然可以應付得來。但是,如果在暴風雪情況下行駛,而且車輛的時速達到了85或90英里/小時,駕駛監測系統將可以自動關閉某些功能以保證人們的駕駛安全。
監控司機行為,防意外發生
目前,來自消費者的反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在駕駛過程中車輛導航系統是自動鎖定的,即便是乘客在按下按鈕情況下也不能解除行駛過程中車輛的自動導航系統。
對此,車載駕駛員面部識別系統將會解決以上出現的問題。該系統可以識別駕駛員或乘客是否碰觸到屏幕。但是問題是,對于駕駛員來說他們并不一定會接受有一個攝像頭時刻對著自己拍攝。各個汽車公司也都了解配備了駕駛監測系統的汽車或許會給駕駛員一種被時刻監視的感覺,并且所有的駕駛員也都不喜歡這種被監視的感覺。尤其是考慮到目前關于美國政府監聽民眾電話的相關丑聞大量爆出。另外,配備駕駛員面部識別系統還存在更多的實際問題,比如對一個光線過亮的汽車駕駛室進行駕駛員面部識別將存在非常大的挑戰性。
除此之外,各個汽車生產廠商還需要注意隱私問題。如果汽車配備了駕駛監測系統,那么車載攝像頭將會對駕駛員進行拍照,那么拍照之后又會是誰有權限接觸到這些照片呢?從很多方面來看,該駕駛監測系統涉及到的工程設計問題與系統數據安全問題和客戶關系問題相比,其工程設計要簡單的多。 (中國安防展覽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