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改善公眾出行體驗,2017年,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在所轄高速路段分階段、分步驟推行移動支付試點工作。截至11月底,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所轄212個收費站人工出口車道開通不停車移動支付試點體驗,占全省高速公路的60%,自推廣以來,日增用戶超過1000余人。
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基于貨車不停車收費試點應用成果,組織專業團隊進行設計和開發,形成了一套創新的不停車移動支付技術方案,該方案優勢頗多:一是系統建設簡單,對現有車道設施改造較小,大大節省改造成本。二是用戶使用簡單,只需要在“高速e行”微信公眾號或APP上注冊車牌號,預存通行費或者綁定微信(支付寶或銀行卡),上下高速公路就可實現不領卡不停車自動支付。三是通行費到賬快,車輛通過車道后,通行費將自動劃轉到路網統一指定的移動支付通行費匯集賬戶,再進行后續劃轉。四是系統安全有保障,使用中國人民銀行和銀聯認證的金融設備、加密協議、云端平臺等,保障了內外網的隔離安全、交易信息和資金支付安全、系統平臺安全和互聯網連接安全等。
同時,齊魯交通全力開展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的線上線下互動營銷,注重客戶體驗,促進集團品牌形象提升。注冊并運營“高速e行”微信公眾號,開發“高速e行”微信小程序,定時發布出行攻略、試點開通、功能介紹等信息,為客戶出行提供便捷服務;實時進行線上客戶服務,人工客服及時解決客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升客戶滿意度。后期,“高速e行”將策劃推出更多線下活動,提升客戶參與度,真正把便民、惠民、利民落到實處。
開通應用高速公路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是落實國家和山東省“互聯網+”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具體舉措,是緩解收費站擁堵、方便公眾出行的重要手段。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研發和試點工作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兄弟單位的熱情關注。9月21日,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司家軍、廳信息中心主任錢軍等一行5人現場調研指導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司家軍副廳長對集團公司研發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認為不停車移動支付是高速公路收費方式發展的必然趨勢。10月13日,交通運輸部公路局技術管理處處長燕科、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愛民到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調研,認為集團公司對新型快速通行方式的研發和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是便民利民、服務民生的重要舉措。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專家、交通運輸部ITS中心專家、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考察組、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監控結算中心考察組、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的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省內部分運營管理單位的領導和技術人員也先后到濟南南、濟南東收費站進行了現場考察體驗和觀摩指導。
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將在部、省交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秉承全省高速公路一張網的理念,與省內其他運營單位協作配合,盡快實現不停車不領卡移動支付,擦亮齊魯交通品牌,真正將“暢行齊魯、傳播文明、誠信服務、回報社會”的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