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受到上海市民關注的高速公路收費減免話題有了最新消息。昨天,市人大代表、東華大學教授朱利民表示,他在今年兩會提出的“關于逐步取消上海市內高速公路收費的建議”得到了市建交委的最新答復:上海現階段難以承受回購高速公路收費經營權的資金壓力,同時考慮到私家車過多等因素,目前不會對全部高速實行免費。
一直受到上海市民關注的高速公路收費減免話題有了最新消息。昨天,市人大代表、東華大學教授朱利民表示,他在今年兩會提出的“關于逐步取消上海市內高速公路收費的建議”得到了市建交委的最新答復:上海現階段難以承受回購高速公路收費經營權的資金壓力,同時考慮到私家車過多等因素,目前不會對全部高速實行免費。
現象1:重要干線都收費
“重要交通干線都在收費,增加了群眾出行困難。”朱利民代表直言,S2(滬蘆高速)、G15(沈海高速)、G60(滬昆高速)、G50(滬渝高速)、G42(滬蓉高速)、G1501(上海繞城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線都是收費公路。這和《公路收費管理條例》中“公路發展應當堅持非收費公路為主,適當發展收費公路”的指導原則有出入。
朱利民還認為,收費站設置也不太合理。《公路收費管理條例》中規定“非封閉式的收費公路的同一主線上,相鄰收費站的間距不得少于50公里”,而在G15高速公路上金都路和劍川路不到3公里的路程卻設置了兩個收費站。滬閔路至松江新橋只有1公里高速路,G15滬浙收費站至S19金山衛收費站只有2公里高速路,卻也都要收取通行費10元。
現象2:ETC系統不暢通
除了高速道路收費不合理,“目前的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ETC)弊端不斷顯現。”朱利民代表指出,ETC建設本是為提高路網運行效率,可實際情況是,運行起來并沒那么便捷。
他舉例,當無車載電子標簽的車輛誤闖入ETC車道后,想要退出就得倒車,經常造成ETC車道擁堵;其次是惡意旁道插隊逃費現象屢禁不止。
回應:收費調節交通流量
“現階段難以承受回購高速公路收費經營權的資金壓力。”對于朱利民代表提出的問題,市建交委表示,目前世界各國對高速公路普遍采用使用者付費政策或是納入稅費體系,如美國的公路資金來源70%依靠公路稅收收入。全部公路實行免費,將會形成巨額的財政負擔。“上海有120萬輛私家車,是否應當為降低這一部分車輛的出行成本而增加公共財政的投入,也值得研究。”
另外,市建交委指出,在現有條件下,高速公路的收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調節交通流量的作用,前幾年部分高速公路也采取了搬遷主線收費站(如G60莘莊收費站搬遷至新橋)、暫停收費(如G50趙巷收費站)等措施,但之后周邊的交通流量大幅轉向高速公路,導致開放路段流量迅速飽和,并且對中心城路網造成壓力。
市建交委表示,代表所提出的ETC運行弊端,確實是目前本市ETC系統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今年上海將新建80根ETC車道,完成ETC車道在收費斷面的全覆蓋;改造已建主線和匝道ETC車道,提高通行速度;采用光柵方式的ETC專用車道布設模式,減少跟車誤闖;完善指示標志及車道布設。
專家觀點
減免收費可降低物流成本
昨天,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系教授張小寧對于市建交委的部分說法持保留意見。
不過,他也認為短期內要實現高速公路免費確實很難,因為很多高速都是經營性高速,政府回購有成本壓力,更值得重視的是很多高速甚至臨近經營期結束還沒收回成本。
而對于降低私家車出行成本與增加公共財政投入的矛盾,張小寧則表示,高速免費最大的受益方其實不是上海私家車主,而是可以降低目前的物流成本,惠及全體市民。(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