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ETC車道推廣遇到了一個明顯的“瓶頸”,即各省高速公路系統相對獨立,裝載電子收費裝置的車輛只能在本省內實現不停車收費,“開車到了山東和河北交界處的收費站,還是得交現金,跨省跑高速得用兩種方式繳費,這給部分公務車輛帶來很多不便。”
ETC推廣主要有兩種模式:省級交通運輸廳公路局事業單位推廣和成立專門的ETC運營公司市場化推廣。從效果來看,位居前列的廣東、北京均是采用的市場化模式,而同時期采用事業單位模式開展ETC推廣的幾個省,ETC使用率和規模均處于較低水平,有的全省電子收費卡發卡量僅幾萬張。
據了解,我省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于2008年著手開展調研,2009年4月正式立項,項目投資約1.5億元人民幣。2010年1月15日開工后,于2011年6月底完工,7月1日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根據計劃,我省ETC二期工程將在十二五期間實施,再規劃建設200條ETC車道,基本覆蓋我省293個高速公路收費站。之所以分為兩個階段,省交通運輸廳相關人士表示,由于我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里程已達4285公里,對這樣一個大網絡進行軟件、硬件升級,需要做大量工作。
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交通運輸部正在組織全國高速公路的ETC區域聯網建設,山東將適時與全國實現區域聯網,“屆時去河北、北京等地可一路通達,在省際高速公路交界處不必再停車繳費。”
不過,我省與相鄰省市實現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聯網還存在一些技術困難。據市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京津冀與長三角地區省市推廣高速公路聯網的進度相對快一些,作為連接國內兩大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我省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與這些地區聯網對全國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聯網意義重大,目前的難點在于實現收費收入的合理分配,“現有的條件下,不少從山東過境的車輛無法通過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實現支付,只有ETC車道所占比例提高到一定標準才能從技術上進行操作。”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