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將設首條“潮汐式車道”
本報訊(實習記者王躍)“今天我開車路過東嶺南街,發現路面劃了新的交通標線。但這個標線挺奇怪,別的街路都是一處雙實線或者是雙虛線,而這次卻劃了兩處雙虛線,不知道是咋回事,開車應該按哪處標線走啊?”昨天早上,長春市民張先生發現這里的新標線很奇特。
標線還沒劃完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東嶺南街,在南湖大路路口往北,路面都劃了嶄新的成對黃色標線。在南湖大路路口往北50米處,東嶺南街的東側劃了雙虛線,西側劃了雙實線,再往北這兩處就都是雙虛線了。在兩處成對黃色標線中間可以行駛一排車,它們往外的車道各能行駛兩排車。標線還沒劃完,只劃出了幾百米,而且兩側的白色車道線也沒劃呢。
由于標線是新劃出的,很多駕駛員不知道該按照哪處雙黃線行駛,有的車按西側的雙黃線行駛,有些車則按照東側的雙黃線行駛,秩序稍有混亂。
眾所周知,成對的黃色標線是道路的中央隔離線,對向行駛的車輛要按照中央隔離線來行駛。如果是雙實線,就嚴格不能過線,雙虛線則可以在不影響對向其他車輛通行的情況下暫時借道行駛,然后要立即駛回到原來方向的車道。
正常街路,都是一處雙黃線作為中央隔離線,為啥東嶺南街要劃兩處呢?很多駕駛員都不明白。
將是長春首條“潮汐式車道”
記者了解到,并非是劃錯了標線,而是交通管理部門要在東嶺南街實施新的交通管理措施,設置“潮汐式車道”。東嶺南街一旦實施,將是長春首條“潮汐式車道”,對長春市的交通起到變革作用。
所謂交通“潮汐現象”,即每天早晨到上午,進中央城區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下午到晚上,則是出中央城區方向的流量大,更是加重了擁堵現象。
“潮汐式車道”是指根據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況,對有條件的道路,試點開辟“潮汐式車道”,通過車道燈的指示方向變化,控制主干道車道行駛方向,來調整車道數。據悉,東嶺南街和東嶺街都要設置“潮汐式車道”,將在近期實施的交通組織調整中實施早上到上午由于由南向北行駛的車輛多,車道就多出一條,車輛要按照西側的雙黃線分隔方向,下午到晚上則相反,由北向南行駛的車輛多,車輛就按照東側的雙黃線分隔方向。
“潮汐式車道”要靠駕駛員自覺
不過,采取“潮汐式車道”的措施,需要駕駛員自覺遵守相應規定,必須在早晚高峰期間嚴格按照規定的“潮汐式”交通方式通行,不得串道行駛,以免影響對向車輛通行,甚至發生交通事故。
據悉,在東嶺街設置“潮汐式車道”,主要是因為亞泰大街修路期間,交通流量主要向東嶺街分流,在東嶺街設置可以緩解亞泰大街的交通擁堵狀況。
曾幾次想實施“潮汐式車道”
“潮汐式車道”在國內外很多大城市都已經采用,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長春市近年來曾經幾次想實施“潮汐式車道”,但都未能真正實施。
人民大街:長春市2010年5月實施的交通組織調整草案中曾考慮在人民大街設置“潮汐式車道”。但后來考慮實際未予實施。
延安大街:延安大街呈現典型的“潮汐式”通行規律。2011年6月,交警部門提出,在適當的時機,應在延安大街增設一條“潮汐式車道”,但最后未能實施。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