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得逼真,練出能力,才不枉了動用各方資源練上這么一回。希望地鐵演練完成后,有關部門及時總結此次演練的得失,達到演練為實戰、保障市民安全的效果。
今天下午,如果您步入或路過地鐵蛇口線灣廈站,看到煙霧,聽到爆炸聲,請您不要驚慌。那是“2012深圳地鐵綜合應急演練”的場景。您該怎么辦?按照現場工作人員的安排和指引,有序離開就可以了。
幾天前,本地媒體即報道了此次演練的大致時間和內容。3次籌備協調會開了,1次桌面推演也完成了,現在就看相關部門、機構臨場發揮如何了。作為現場市民,能不能為其他市民做好示范,對于演練的質量來說也很重要。
根據公開資料,國外的地鐵演練注重的就是逼真,與“實戰”無縫銜接。2004年紐約地鐵應急演練曾一度停頓,因為有人在演練現場的幾個街區外發現了一個可疑包裹,在緊急趕到的工作人員確認該包裹內物品并非爆炸物后,演練才重新開始。這才是逼真!如果只管把推演的樣子“重播”一遍,卻完全不顧現場實際發生的狀況,這樣的演練就只有“演”的成分而少了“練”的過程。
誠然,人人都希望地鐵不會發生意外,但既然是意外就很難完全避免,像個別線路曾發生長時間停運,處理這些問題就需要通過地鐵演練來積累經驗、催生預案、充分應對。參與演練的消防、公安、醫療、交通、氣象等部門和機構,只有把演練部署和現場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根據現場狀況靈活機動地開展指揮通訊、后勤保障、應急聯動、信息發布、火情處理、交通疏導、傷員轉運救治,才能切實鍛煉自身應急處置與救援能力,才能切實提高地鐵管理體系的應急能力。
作為市民,也有責任當好合格的參演者。參與應急演練,對市民來說是重要的歷練,對未參與演練的市民也是很好的示范。地鐵應急演練雖然不像崔永元主持的《謝天謝地你來啦》充滿變數與意外,但難免會有一些事先想不到的情況出現,加之此次演練是深圳首次選擇在地鐵正常運營時段舉行、首次采用半“雙盲”模式開展,因此更加要求市民隨機應變、應對有方,努力在現場統一組織下發揮個人作用,提升自救與互救能力。
總而言之,應急演練不應該走過場或裝樣子。演得逼真,練出能力,才不枉了動用各方資源練上這么一回。希望地鐵演練完成后,有關部門及時總結此次演練的得失,達到演練為實戰、保障市民安全的效果。
(深圳特區報評員鄧輝林)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