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手中的罰單如何“出爐”?昨日上午,成都晚報記者在市公安局交管局電子警察處理中心,見證了罰單產生的全過程。這也是該局電子警察處理中心首次對媒體開放。
第1步:拍攝
1703套電子眼“在崗”
目前,成都共建成電子眼1703套,一期工程617套、二期工程1086套。受停電、網絡中斷等各種影響,此數據是動態的,且不包括公交車上的電子眼。
第2步:下載
防“小動作”壓縮包加密
人工下載的違法信息是一個加密的壓縮包,解密后才能提取信息,而通過3G無線傳輸的交通違法數據也都進行了特殊加密。這樣一來,避免了該過程中有人搞小動作。
第3步:錄入
發現套牌車
立即拉入黑名單
對下載后的違法數據進行錄入時,需對車牌、違法行為、違法代碼、時間地點等信息進行核查。同時比對車型、品牌、車身顏色等,核實車輛是否存在套牌,套牌車將進入黑名單庫,并進入公安部系統進行全國核查。
如果是交警指揮、突發情況導致的違法,違法圖片不會被作為證據采用。
第4步:審核
民警比對之前錄入車牌
審核工作全部由交通民警完成,他們對圖片中的違法行為、車型進行判定,并與最初的錄入進行核對。
第5步:郵寄
每月高達40%的郵寄信被退回
所有步驟完成后,會寄出“交通違法行為處理通知書”。每天將寄出通知書1—2萬份。
“之前退回的郵件每月達到了40%的比例,最近幾個月有所下降,比例為30%。”交警稱,郵件被退回,主要是因地址不清、查無此人等原因,也有車主變更了地址,沒有及時在相應的系統上進行變更。信被退回后,將退回代碼進行錄入,違法信息將通過短信、年審等方式告知違法駕駛人。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