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警察系統通過對闖紅燈等違章行為進行全過程的檢測、抓拍、錄像,全面地反映出車輛違章過程,為依法處罰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據,同時也解決了因駕駛員違章行為所造成的交通阻塞問題,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數,避免和減少了交通事故的發生,給交通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從1996年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科研所在北京市西四路口試驗國內第一臺“搶紅燈自動拍攝器”獲得成功發展至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和推廣,國內的“電子警察”系統的技術不斷更新,功能日臻成熟,目前已經成為了各級道路交通管理部門科技強警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隨著視頻分析技術的發展、高清攝像機的應用以及客戶需求的不斷提高,各級道路交通管理部門對電子警察產品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很多無核心技術支撐的小型企業將面臨洗牌。隨著行業發展,未來電子警察行業將呈現出以下五大發展趨勢。
趨勢一:視頻檢測技術將逐步取代線圈檢測技術
由于線圈檢測型電子警察在安裝時,不可避免地要封道、破路進行施工安裝,使路面破壞比較嚴重。施工后還要面臨道路翻漿、塌陷等諸多隱患,給人力、物力、財力造成了大量浪費,而視頻檢測技術具有安裝簡便(完全不需破路施工)、升級方便、維護成本低等優勢。因此隨著視頻檢測技術的不斷提高,線圈檢測技術將逐漸被視頻檢測技術所取代。
趨勢二:電子警察產品高清化、超清化
原有的光學膠片相機、數碼相機抓拍式電子警察,其數碼相機采用的是普通民用設備而非專為電子警察研發的工業級產品,受技術限制無法提供連續的違法過程圖片,存在諸多缺陷,因而從設備到性能均無法滿足公安部標準,早已退出歷史舞臺?,F今具有高速連拍、實時視頻、視頻檢測、穩定性高、故障率低等優勢的高清工業級網絡攝像機成為了業界的主流圖像采集設備。
趨勢三:電子警察功能多樣化
電子警察系統的功能將從車輛違法抓拍擴展到交通流量采集、交通監控、交通誘導等多種應用,成為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基礎。未來的電子警察系統功能也將突破現有的闖紅燈、超速抓拍等單一性。
(1).實現路口、路段車流量、占有率、車速、飽和度等交通信息的采集,支持實時交通信息與現有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聯網通信,參與燈控路口綠信比調整、綠波帶參數調整、與交通信息可變情報板、交通信息服務網站、交通信息咨詢服務熱線電話、交通信息亭、車載信息終端聯網通信,實現交通誘導。
(2).實現道路交通實時監控,同時視頻資料的錄像、存儲將為交通事故、治安事件的倒查提供有力證據。
(3).識別突發事件,如交通事故、群眾集會、游行、示威等重要事件并自動切換到指揮中心監視屏報警。
(4).實現治安卡口功能。系統自動獲取經過車輛的號牌、車型、顏色、行駛方向、車速、經過時間等各種參數,與黑名單數據庫(如違法未處理、盜搶、肇事逃逸、作案嫌疑等違法車輛)聯網比對、報警。
(5).實現交通管理決策功能,如對路口路段的違法車輛類型、車輛違法時間等信息進行深層次挖掘、整理,為道路交通管理決策服務。
趨勢四:電子警察設備管理智能化
建立基于電子地圖的設備跟蹤、設備參數管理配置、設備故障報警、設備運行情況報告顯示等,實現設備智能管理。
趨勢五:電子警察系統信息共享化
智能交通綜合管理平臺的建設是推廣電子警察系統、實現現代交通管理的必由之路。建立集道路交通信息、車輛違法信息、設備信息、黑名單信息、路口路段視頻資料信息等于一體的、與車駕管系統無縫接軌的、預留GIS和GPS接口的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平臺,實現數據的統一存儲、組織、處理,能夠更加準確、有效地保證數據間的關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與系統工作效率,為道路交通管理現代化奠定基礎。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