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駕駛后果不可忽視
剛剛過去的8月,就在哈爾濱大橋垮塌的陰影還未散去的時候,26日的凌晨,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安塞縣境內的包茂高速安塞服務區附近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輛滿載旅客的雙層臥鋪客車與一輛運送甲醇的重型罐車發生追尾碰撞,隨后燃起的大火導致客車上36人死亡,36個生命在睡夢中永遠離開了我們。又在凌晨!又是客車!這幾年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客車重大傷亡事故太頻繁了。慘烈的場景,每次都刺痛著我們神經。
據央視記者在延安的這次重大交通事故現場看到,地上客車的剎車痕跡有10米左右,“可以想象當時客車的速度非常快”。而也有媒體分析,事故可能系疲勞駕駛所致。
在很多的交通事故中,疲勞駕駛、超速,以及超載往往是造成客車事故的首要原因,國家也針對上述問題出臺了很多措施來解決。其中有一條就是國家規定客車要安裝GPS與車輛視頻監控設備,以保證客車上司機和所有乘客的人身安全。
GPS與車輛視頻監控
疲勞駕駛也是長途客車運營一個重要問題,國家有專門的相關規定“嚴禁駕駛員過度疲勞駕駛車輛,單程在4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的客運汽車,必須配備兩名以上駕駛員。從事公路客運的駕駛員一次連續駕駛車輛不得超過3小時,24小時內實際駕駛時間累計不得超過8小時”,深夜2-5時不允許行駛等規定。但是,為了節省上班時間,有的司機會超時超負荷的工作,這樣就會增大事故發生的概率。而這種現象只有在出了問題后公司才可能知道,但客運行業一旦出了事故,后果一般都會很嚴重!如果客車中安裝了GPS與車輛監控系統,就相當于擁有了千里眼,管理中心就可以通過監管平臺實現對車速進行管理。
一旦客車超速系統中心就馬上會報警。如果車輛安裝了GPS與視頻監控系統它能夠對客車實現實時監控,如果能夠實現視頻移動傳輸效果更好。而一旦發現客車有違章行為就可以馬上下達遠程指揮命令,對駕駛員進行指揮,并且可以實現遠程鎖車。這些技術手段可以解決客車超速、限時段駕駛的難題,也利于車上發生的案件的偵破。通過以上的舉措,便可以有效減少客車違章的問題,這也是國家要求客車安裝GPS與車輛監控系統的主要原因。畢竟,客車違章不僅是司機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所有乘客不負責任的一個表現。
如果車輛安裝了GPS與車輛監控系統,就可以起到有效的監督作用,當司機工作時,配帶對應的GPS終端,監控中心就可以實時查看到司機的工作情況,并對車輛行駛的軌跡進行記錄,管理者可以設置駕駛時間,超過這個時間駕駛員若繼續行駛,系統就會報警,管理中心也能夠接到通知。從而解決客車管理上的疲勞駕駛功能。
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雖然我們不能預測能發生什么事情,但是我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進行預防,在車輛上安裝GPS與車輛監控系統,可以在較大的區域范圍對擁有的車輛實施對車輛的位置、狀態等動態信息進行即時監控,及時處理車輛運營遇到的問題,提高有限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保障司機與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時,它能夠跨地域對機動性強、數量眾多的移動目標實現有效監控、緊急救援和提供各種信息服務。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