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的一個凌晨,上海一KTV門口兩撥人正在激烈爭吵,現場態勢愈演俞烈,聚集的人群也越來越多,雙方劍拔弩張,眼看一場流血爭斗即將上演。然而,這一場面被附近派出所民警通過視頻監控及時發現,民警立刻呼叫附近巡邏的警力前往處理,見到大批警力的到來,本來氣焰囂張的當事人紛紛停手,一場流血事件就這樣被遏制于初發階段。
2012年4月的一個下午,人流如織的武漢漢正街一小巷內,一男子突然從一名婦女的背后沖上前,伸手欲扯她脖子上的金項鏈,誰知他的手還沒有碰到金項鏈,便被旁邊守候多時的便衣民警摁倒在地,原來此男子斑斑劣跡早已被遍布大街小巷的監控探頭記錄在案。
2012年5月,震驚世界的南加大中國留學生遭槍殺案告破,疑犯被緝拿歸案。期間,洛杉磯警察局中南分局局長在案發后即透露,共有75輛汽車經過案發地點附近街區,這些汽車的車牌全部被全景攝像機記錄,洛杉磯警方派出專人全力比對查證75輛汽車車主以及案發前后車輛行蹤,這些記錄成為此案偵破的重要突破口。
……
諸如此類的事件,在全世界各城市的各個角落不斷上演。更甚者,面對“扶人者被誣陷為撞人者”、“拾金不昧卻被討要更多的錢”等處處提防卻防不勝防的情況發生時,受冤者卻百口莫辯。而隨著視頻監控系統及設備的應用普及,“第三只眼”還原了“小悅悅”事件、“彭宇案”的一次次真相。當人們居住在充斥著陌生人的城市里極度缺乏安全感時,于是讓“第三只眼”告訴人們真相,建設一個陽光的生活場所也成了各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吳江“平安城市”建設初具規模
城市是有生命力的,在活躍的經濟環境與人員大量流動的情況下,社會也產生了更多不安定的因素。人民對城市治安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大城市的重點領域、公共場所的安全也越來越受到群眾與國家各級領導的關注,而我國近年來大規模啟動的“平安城市”和“科技強警”工程,正是為了解決公共安防這一難題,以城市建設成為真正的安全區為目的而展開的。
集“魚米之鄉”、“絲綢之府”、“2011年全國百強縣第二”、“全國文明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等美譽于一體的吳江在“平安城市”建設的道路上同樣走在前端。2006年初,吳江市即響應政策號召,著手研究“平安城市”建設項目,2007年正式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平安城市”項目建設,期間,協同中國電信、蘇州科達等電信運營商、設備供應商、系統集成商、工程服務商多家單位共同推動吳江“平安城市”的建設計劃。
歷經數月的統籌策劃,2007年,吳江市公安局正式采用科達等品牌監控產品部署“平安城市”系統,全面鋪開“平安城市”計劃,一年來,在市區道路、廣場、車站等社會治安公共點初步建設1500個標清攝像點。2008年至2009年,歷經兩期擴容升級,吳江“平安城市”建設初具規模,系統有效提升了吳江市的社會治安防控能力,這些攝像點如同天眼一般,不僅成為防患于未然的利器,也為吳江警方破案提供了直接或間接的有力證據與線索,有力遏制了案件的高發勢頭。
針對監控資源的應用,警方也大力推行警種捆綁聯動機制。比如,刑偵部門與交警捆綁,加大力度偵辦涉車犯罪、交通事故逃逸等案件;網監部門與刑偵部門捆綁,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加強源頭治理,實施集中打擊。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