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產汽車GPS導航產品的企業,約95%來自深圳。”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信息及策劃部部長陳會軍表示,近三四年來,深圳汽車GPS導航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汽車GPS導航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國家質檢總局對全國81家企業的81批次汽車GPS導航產品進行了抽查,這81家企業中74家為廣東企業,其中深圳企業占到59家,深企占到此次抽查比例的八成以上,不合格率也最高。
深圳汽車GPS產業
每年產值100億元
從2005年起,國內制造銷售GPS導航產品的廠家開始逐年增加,到2010年為止,全國有232家企業制造銷售GPS導航產品。但到了今年,陳會軍估計,深圳市有超過約400家從事生產銷售汽車GPS導航產品的企業,這其中規模甚小的企業并不占少數。在這些企業中,加入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的卻僅有不到100家,而此次登上“黑名單”的11家企業,都不是該協會的成員。
“不少企業以前是從做小家電行業做起,后來轉行而來”,深圳市汽車電子產業專家委員會專家周國明稱,深圳市汽車GPS導航這一產業,每年產值約100億元,這塊大蛋糕,自然成為眾多企業垂涎的對象。
但大批并不專業的企業涌入行業,卻造成了行業業內產品水平參差不齊。不少企業紛紛在縮減成本上做文章,并大打價格戰,導致該行業成了質量問題的重災區。“深圳的汽車GPS導航企業是近三四年才發展起來的,它發展得太快了。”周國明說,“有些小公司,其產品只要滿足定位準確、性能安全等基本功能后,對于輻射問題就不管了。”
缺乏統一行業標準
僅僅依靠企業自律
目前市面上的導航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手持式導航,另一種則是嵌入式導航。從2009年至今已過去了4年,深圳的GPS企業屢屢登上黑名單,但它們不僅沒有在質監部門抽查中規范起來,反而繼續野蠻生長。在此次被抽到不合格的產品中,嵌入式導航不合格數量偏多。
陳會軍說,手持式導航目前的輻射檢測標準,以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檢測標準為主,但對于后者,目前我國還沒有車內電磁輻射的強制標準,這次國家質檢局依據相關標準對GPS進行檢測,但這些標準是國家推薦性標準,而不是強制性標準。所以,企業目前只是實行“企業標準”,而所謂的“企業標準”,并沒有明確的界定。
周國明說,關于汽車GPS導航輻射,盡管國家有一個推薦性標準,但并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甚至在檢測輻射超標與否方面,不少企業幾乎仍處于真空狀態。“一方面是檢測標準缺失,另一方面是檢測工具投入很大。”周國明舉例說,如果采用模擬檢測的方法,在技術和資金上對企業都是很大的考驗,而如果將每部出廠的導航器裝在指定品牌的汽車上,再進行檢測,“需要買很多汽車,這也不現實。”
測測你的GPS輻射超標了沒
如果GPS導航器與汽車內的收音機同時使用時,后者出現信號干擾,那該車上的GPS導航器很有可能輻射超標,市民可通過此做簡單判斷。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