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國家測繪局副局長李朋德在“兩會”期間表示,可口可樂公司2012年因使用GPS設備進行非法測繪而被云南測繪局查處。近期又有媒體報道稱,可口可樂公司的測繪范圍不僅限于云南省,還包括中國的其他省份。
近年來,中國多次發現一些外國個人及機構在華進行非法測繪,他們大多攜帶高精度的GPS設備,以及各種版本的地圖資料,在中國的一些敏感地區進行細致入微的測繪考察。那么,他們所獲得的信息擁有怎樣的價值?他們又是怎樣使用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達到目的的呢?
高精地圖是現代戰爭制勝前提
眾所周知,地理信息具有極為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價值。礦產、森林、淡水的分布,地形地貌的格局,都可以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而在戰時更不必說:過去,一張準確的地圖是作戰勝利的基礎;今天,全面精確的三維地理系統,是高技術戰爭制勝的前提。
正因為如此,自很久以前,測繪就成為大國和先進國家的重點領域。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傳教士和航海家們的重要任務就是繪制地圖;19世紀末之后,日本為了對中國進行軍事和經濟侵略,對中國進行了廣泛和精密的測量,其所留下的日軍舊地圖不僅覆蓋范圍全面,而且極為精確,有些甚至沿用至新中國成立之后。
近年來,隨著中國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一些外國機構和個人在中國的測繪活動更加頻繁。
2005年9月14日,日本“國土情報技術研究所”所長等人員以“旅游者”的身份入境,攜帶高精度GPS設備,前往新疆和田進行精密測繪,測繪對象包括和田機場、和田市區以及當地重要的水利設施、公路等。兩人最終被中國有關部門查獲。
在這一案例中,日方人員測繪的對象就包括了軍事和經濟雙重價值。機場、橋梁、鐵路站點等,都是戰時的重點打擊對象。作為平時的情報準備,一國必須掌握假想敵國的此類目標的精確信息。同時,在新疆這樣的地區,摸清水利設施的供水能力、公路的質量和通過能力等,又兼具經濟與軍事意義。
此外,近年來嚴重違反中國法律的測繪案件還有:2007年,日本公民在我國新疆和江西進行非法測繪;2007年,韓國公民在我國長白山地區進行非法測繪;2009年日本公民在福建非法測繪;2010年日本公民在新疆塔城地區非法測繪……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12月,日本與美國簽署了“地理空間情報合作”的官方文件,約定相互提供各自掌握的世界各國詳細地理信息。因此,日本通過測繪獲得的信息,很可能也將為美國等其他國家所利用。
外國人非法測繪今后仍會出現
這些非法測繪者,無一例外都攜帶了高精度的GPS設備。這一設備如何測量并獲知信息?
隨著衛星導航設備的普及,GPS設備已在測繪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通俗而言,手持的GPS終端機可以在天空中尋找到數顆GPS導航衛星。在已知每顆GPS衛星的精確位置的情況下,利用終端機與不同衛星之間的距離差異,GPS自帶的軟件就可以像我們中學解算三角函數那樣,計算出終端機所在的具體經緯度。如果匹配有精確的地形圖,則不僅可以知道經緯度,還可以了解到這一地點的地理高度。在有了經度、緯度和高度數據之后,終端機就可以在三維空間中確定自己所處的“點”的位置。
在這一過程中,手持GPS設備(終端機)的精度越高,測量者測量的“點”越多,獲得的地理信息就越精確和豐富。通常,我們日常所用的GPS設備的精度往往在“米”級,但在前述非法測繪案件中,外方人員攜帶的GPS設備精度可達到“分米”級,所獲信息足以為精確制導武器設定目標。而外方人員在測繪過程中,也完全不避諱中國法律的限制,甚至集中測量我國敏感的軍事區和戰略目標等。而且,GPS設備相對輕便隱蔽,更適合于非法測繪人員的“特殊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非法測繪”并不僅是指對軍事區進行測繪。根據中國法律,未經中國政府批準,任何外國機構和人員都不能在中國境內從事測繪。這是因為,即使是“普查”而非“詳查”,所獲得的資源分布、交通情況、城市規劃等信息同樣蘊含著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
例如,在可口可樂測繪案件中,有媒體報道稱,可口可樂正在進行全球水資源分布的詳細調查,這一項目名義上是為了清查可口可樂旗下罐裝廠周邊面臨的“水資源風險”,具體的調查包括對“當地集水區”和“地下水盆地”進行“詳細的流域測繪”等。據說,可口可樂在中國的一些地方也已經開展了這一項目。但是,眾所周知,水資源在當今國際關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一國水資源的詳細情況,不僅是判斷該國戰略潛力、資源儲備的重要指標,也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
可以預見,由于地理信息的巨大價值,各類非法測繪事件今后仍會繼續出現。已有分析人士表示,對中國而言,一方面應當加強相關的法律建設,讓非法測繪者面臨的風險更大,付出的成本更高;另一方面還要加強自己的測繪工作,讓國家的地理信息能夠更加充分地為經濟和國防建設服務。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