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車載導航儀器1米的精度要求,氣象監測預報等領域則依賴北斗厘米級精密導航定位。昨日下午,記者在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內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分析北斗發回來的最新氣象監測數據。
湖北省氣象局觀測處處長楊志彪介紹,依托我省已建成的衛星跟蹤基準站和北斗衛星之間的頻率差異,獲取衛星信號穿過大氣時候衰減和延遲的數據,進行數據分析為氣象預測提供參考,這一氣象監測體系僅僅是“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湖北示范項目”的一小部分。
在武漢暴雨研究所,記者從北斗增強網水汽監測顯示屏上看到,右下角顯示的武穴基站數據為20.8,工作人員解釋,這代表了當地對應時段空氣中垂直水汽含量在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有20.8毫米,根據不同時段的水汽監測數據,結合風力風向、溫度等數據,專家們就能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當地的天氣情況。
不過楊志彪表示,目前監控屏幕上基準站僅有27個基準站用于氣象監測,與北斗對應的氣象監測數據分析軟件尚在測試階段,北斗氣象監測數據主要作為氣象預報的參考,目前我省氣象實時預報仍依靠GPS衛星數據。
武漢街頭可買北斗終端
打開手機地圖開啟GPS,市民即可使用定位、導航等功能,類似的北斗終端設備目前也成為一些科研企業研發的對象。昨日武漢南方測繪儀器有限公司帶來的北斗高精度手持GIS數據采集器系列產品就吸引了院士專家的關注。
“現在武漢的一些戶外運動愛好者可以考慮購買北斗導航相關產品,出去探險用北斗導航儀器的話,精確度更高,安全系數也就更大。”武漢南方測繪儀器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陳磊介紹,在武漢市一些測繪儀器商店,類似的導航設備開始悄然現身。
不過,記者探訪發現,眼下北斗終端主要運用于測繪、地震、國土資源等行業內部。陳磊表示,盡管目前北斗已經向民用開放,但很多相關行業還沒有將北斗運用的渠道開發出來,一旦中介商開發運用渠道,北斗的配套設備也就會馬上跟上來。比如,運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小辣椒”智能手機,目前就已在武漢上市。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武漢市場上,配套北斗的相關產品主要有高精度手持GIS數據采集器系列產品等,產品價格在2萬到4萬元不等。湖北省測繪局專家表示,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我國的定位精度更高,一些GPS所涉及不到的“死角”,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能將其準確地測量出來,未來北斗終端應用市場廣闊。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