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月26日開始,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試運行服務,預計明年底提供正式運行服務。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標志著北斗導航產業化大幕已經正式拉開。同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GPS導航系統在民用市場的一場短兵相接也在所難免。
目前,東莞已經有像泰斗微電子這樣的企業,在北斗應用終端芯片的研發領域走在了全國前列,并且在北斗系統和GPS系統兼容終端的研發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致力于掘金終端市場商機。
4000億元產業待發掘
根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發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報告,2012年,北斗系統將具備定位、測速、單雙向授時、短報文通信等主要功能。這也意味著,北斗導航系統與GPS導航系統將展開正面交鋒。
北京衛星導航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曹沖對本報記者表示,不久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正式運行,這意味著,北斗衛星產業化邁出了一大步,背后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據媒體報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到2020年將形成價值4000億元的產業。
東莞顯然也注意到了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的機遇。今年7月份,市政府發布了《東莞市科學與技術發展“十二五”規劃》,其中明確提出,要實現衛星導航關鍵技術的突破,并實現產業化。松山湖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此前也表示,“十二五”期間,東莞市將在松山湖聚集上百家導航定位企業,形成百億元的產業鏈條。
據統計,珠三角地區占據了國內衛星導航產業超過60%的產能,其中東莞是重要的制造基地,具備良好的制造業優勢。另外,在衛星導航應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東莞都有全國知名的企業。
導航應用市場一場混戰難免
眾所周知,美國的GPS是全球唯一在民用市場大獲成功的導航系統,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隨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產業化大幕的拉開,業內專家認為,兩者在民用市場的競爭也不可避免。
東莞泰斗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辦副主任寧尚國對記者介紹,由于GPS終端服務商使用的芯片等核心技術都受制于國外,因此大部分利潤都被國外廠商切走,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國內GPS廠商的利潤被一再攤薄。
寧尚國介紹稱,東莞的許多GPS終端服務商的利潤一直在不斷下降。“拿GPS導航應用和北斗衛星導航應用作比,一個是市場紅海,一個就是市場藍海。”寧尚國說。
據了解,目前東莞已經有像泰斗微電子這樣的企業,北斗應用終端芯片的研發領域走在了全國前列,并且在北斗系統和GPS系統兼容終端的研發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不過,據寧尚國介紹,國外也已經有企業掌握了兩者兼容的技術。隨著明年國外廠商的涌入,國內導航應用市場的一場混戰在所難免。
■業內說法
莞企可在民用市場發力
在產業化方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目前根本無法與GPS導航系統比肩。GPS導航系統目前的產業化成果已經蔚為大觀,應用極為廣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要想在全國推廣,尚需時日。
曹沖認為,大眾化應用將是北斗導航應用產業的主要產值貢獻者,在未來將會占據90%以上的市場,主要集中于車輛應用和個人消費應用。有業內人士指出,東莞企業要切入北斗導航應用市場,需要找準定位,瞄準民用市場,延伸產業鏈,尋找利潤點。
而東莞一位企業家則擔憂地指出,從目前來看,北斗導航系統的市場化應用,主要還是靠政府部門在推動,不像GPS導航系統那樣應用廣泛,“如何盡快實現市場化運作,企業找到最好的盈利模式,是這個產業未來健康發展的關鍵。”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隨著北斗導航應用逐步推廣,會有許多東莞GPS廠商切入北斗導航應用這塊市場,圍繞高端服務做文章,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