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城管委召開2011年度全市井蓋設施管理工作會議。會議透露,2012年底前對每個井蓋設施進行編碼,建成全市井蓋設施數字信息管理系統,通過GPS(全球定位系統)進行管理。
截至12月10日,井蓋設施管理相關單位累計排查發現34081處井蓋設施安全隱患,全市沒發生因井蓋設施缺損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車輛損壞事故。
為向市民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出行環境,廣州將在2012年底前建成全市井蓋設施數字信息管理系統,通過GIS(地理信息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和RS(遙感技術)等手段,將井蓋設施納入城市部件進行管理。運用地理編碼技術,將井蓋設施按照地理坐標定位到地圖上,并對每個井蓋設施進行編碼,通過網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臺對其進行分類管理,一旦井蓋設施丟失,數字化管理系統將根據井蓋設施有關屬性資料,通知管理(維護)責任單位及時補缺維修。
對市區范圍一些重點路段井蓋設施質量水平進行強制檢測,檢測結果將面向社會進行公布,對檢測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井蓋設施要求立即更換。同時結合城管監控指揮中心的統計數據對投訴率排名前位的權屬單位井蓋設施質量進行強制抽檢,督促權屬單位及時維修更換,消除安全隱患。此外,力爭明年6月份左右出臺《井蓋設施建設技術規范》,為今后井蓋設施設計和建設提供指導依據。
據市城管委趙洪介紹,汛期井蓋設施隱患排查處置工作將常態化,為廣州市民汛期出行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市建委要盡快推進井蓋設施技術規范編制工作,力爭明年6月份左右順利出臺;各單位爭取明年3月完成全部銘牌設置工作,爭取6月以前對權屬范圍內的井蓋設施按照有關規定和標準進行歸類、編號和建檔,并將資料報市、區井蓋設施監管部門備案。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