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除順德區外,四區有495部校車(全部)都安裝了GPS定位系統。通過這個系統,我們把校車的時速限制在40公里。”近日在佛山“民生直通車”欄目里,市安監局代表市安委會就市民關心的校車安全問題進行解釋。
四區495輛校車都有實時監控
16日,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一幼兒園接送校車被撞,造成多人死亡慘劇。此后全省下發文件,對中小學生、幼兒上下學交通進行安全大排查,尤其是積極推進校車衛星定位汽車行駛記錄儀安裝使用工作,健全各項應急預案,完善校車事故風險管理機制。
“初步統計,全市616所學校,二成以上都有校車使用紀錄。除順德外,四區共有495部校車,現在已經全部安裝GPS定位監控系統。”市安監局副局長徐科森表示,上周市安委會到三水運發公司檢查,裝了GPS之后校車限速40公里,通過限速,可以有效避免校巴事故的發生。
校車司機素質參差不齊
不過,市安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裝了新設備,如果沒有人的積極配合,還是存在隱患的。“我們上周在三水檢查了18輛校車,其中8輛超載;交警部門在南海區巡查(該區有365輛校車),發現有些校車使用翻新輪胎,這很容易釀成事故。”
據近日“民生直通車”欄目透露,為了爭奪生源,高明區有些學校的校車接送距離超過40公里,而且司機資質參差不齊。“有的駕駛員只有駕駛證,但沒有相關資格證。有些司機為了跑快點,甚至把監視速度儀表的攝像頭拔掉或屏蔽,阻止安監部門監控。”
此外,校車安裝GPS系統需要增加一些設備、需要付GPS維護費等。市安監局監管一科李發兵科長認為,目前佛山的校車多屬于學校自己掏錢購買,好一點的校車都超過20萬元,后期保養費也不菲,這種“買得起,養不起”的現狀,也影響了佛山校車整體安全度。
私營承包擬引入第三方監管?
對于今后佛山校車的監管方向,市安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市安委會在2009年曾做過統計,全市大概有4萬輛車要裝GPS,包括校車、泥頭車、旅游巴士等。從安全監管的角度來講,特別需要企業履行對校車設備的管理,特別是校車駕駛員進行到位的安全生產培訓與教育。”
對于三水、高明兩區目前校車多由私人承包特點,市內運輸行業一人士指出,可以采取第三方服務的方式,即由政府出資,采取招標方式,將私人校車管理權交由有資質的社會管理機構,按國家標準進行獎勵和懲罰。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