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技術系統研究所(TechnoSystemsResearch)的數據顯示,尤其是當技術應用從高端市場向中低端汽車推廣后,車載攝像機市場將比2011年爆增6倍,達到2018年的66億美元。韓國等智能手機相機制造商敏銳地捕捉到了車載攝像機市場,紛紛瞄準高端智能車。
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全身都是攝像頭。車載攝像機市場將進一步擴容。CFP圖
三星的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增長率下滑也給其下游廠商帶來了困擾,韓國智能手機相機制造商敏銳地捕捉到了車載攝像機市場,這個市場極具增長潛力,當然其對相關技術也有著更高要求。
鑒于停車輔助雷達或緊急剎車系統都需要攝像頭,一輛高端汽車身上可能藏有8個相機;如果再加上替代后視鏡等系統的相機,總數將達到12個。三星電子的手機攝像頭供應商Mcnex有限公司表示,它同時也是韓國最大的車載攝像機供應商。
技術系統研究所(TechnoSystemsResearch)的數據顯示,尤其是當技術應用從高端市場向中低端汽車推廣后,車載攝像機市場將比2011年爆增6倍,達到2018年的66億美元。
從一系列的政策趨勢來看,市場容量只會越來越大。美國法規從2018年開始強制汽車必須安裝尾部攝像機,以免粗心的司機倒車碾壓到行人;更別提谷歌公司推出的無人駕駛汽車,這輛先進汽車全身都是攝像機。
車載相機價格為手機攝像頭8倍
“我們期待車載攝像機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韓國汽車零部件廠家現代摩比斯公司的研究工程師李孝哲(音,LeeHyo-cheol)表示。
但是,和手機對攝像頭的要求不同,汽車用攝像機要更堅固耐用。它們必須通過嚴格的測試,包括在水中浸泡數天,以及1000小時溫度測試,后者還要求測試溫度在零下40攝氏度到零上80攝氏度之間迅速“跳轉”。
“汽車攝像機和手機攝像頭從規格上來說完全不同,”李說,手機攝像頭制造商們不得不面臨一條陡峭的攀登之路。
Mcnex公司表示,車載攝像機每個價格為32美元而一個手機攝像頭僅為4美元,該公司2007年僅有2%的凈利潤來自于車載攝像機,但是去年這個數字已夠增長到19%。
根據研究機構IHSAutomotive的數據,2020年將售出8300萬個汽車攝像機,是2012年的五倍。相比之下,IDC的研究稱,智能手機(一般包含兩個攝像頭)的出貨量增速將從今年的39%降至2018年的6%。
從蘋果手機鏡頭到寶馬車
現代摩比斯公司從韓國的Mcnex、LGInnotek和Sekonix三大公司購買手機和車載攝像機,將其組裝到例如停車輔助系統里,然后將部件出售給姊妹公司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現代的高端汽車Genesis有5部攝像機,包括感知車輛是否轉向的相機。
LGInnotek,因為向蘋果公司的iPhone提供攝像頭而著稱。熟悉該項目的人士透露,去年該公司已開始打造車載攝像機,目前正在和豪華汽車廠商寶馬洽談供貨事宜。
LGInnotek公司則拒絕評論。寶馬韓國公司的女發言人則表示LGInnotek是參與洽談的幾家公司之一。
Sekonix向三星手機出售攝像頭,也已經通過現代摩比斯公司和德爾福汽車公司(DelphiAutomotivePLC)分別向現代汽車和通用汽車供貨。該公司一位匿名的官員稱,第三季度將通過汽車部件廠商Gentex向大眾汽車和其子公司奧迪汽車供貨。
產品更趨復雜
車載相機的市場很大程度上受限于高端車型,目前競爭者眾多,尤其是對提供整套攝像機(包括鏡頭、圖像傳感器和電路)裝備的廠家來說。
根據IHS的市場研究,松下和索尼在停車用攝像機方面領先;而大陸公司(ContinentalAG)、博世羅伯特公司(RobertBosch)和Autoliv公司主宰了前置攝像機市場。
“僅憑生產過手機攝像頭就向擠入車載攝像機市場是困難的,特別是復雜的前置攝像機市場,”IHS的高級分析師海倫娜·帕斯諾(HelenaPerslow)表示。
大陸公司和博世羅伯特方面還為他們的前置攝像機安裝了軟件,可以在“發現”障礙時自動剎車,這更增加了產品的復雜性。
回到前述的供應鏈上,智能手機攝像頭廠家海星(Haesung)光學科技公司和科隆(Kolen)公司也在努力向車載系統發展。
未具名的公司發言人表示,海星公司已在為自己開發的首個停車攝像機系統尋找客戶。科隆公司擔心擠入這一市場會引發價格戰,因此暫未對自己的車載攝像機進行市場拓展,“已經在場上的球員們可不會坐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