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是如今的一個熱詞,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得每個人行為的各類數據,還能通過網絡串聯起各行業領域中的設備,從而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帶來新變化。這種新型的模式,正推動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的發展。什么是“互聯網+”?根據騰訊馬化騰解釋:“簡單地說,就是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業進行跨界融合。
互聯網+是如今的一個熱詞,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得每個人行為的各類數據,還能通過網絡串聯起各行業領域中的設備,從而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帶來新變化。這種新型的模式,正推動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的發展。什么是“互聯網+”?根據騰訊馬化騰解釋:“簡單地說,就是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業進行跨界融合。”“互聯網+”電子車牌是以互聯網為平臺,把信息通信技術和電子車牌技術相融合。
現有車輛檢測技術存在弊端
智能交通是相對于傳統交通的拔高,融合了先進的車輛檢測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近年來,各地(特別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有了一些提高,主要表現為車輛管理正由靜態監管向動態監管、人工管理向自動管理轉變。然而,車多、路少的供需矛盾加之管理、誘導等均衡路網交通流量的手段和技術不強,城市交通管理的難度和壓力依然很大。
目前,國內能用于車輛檢測的技術有幾種:線圈檢測技術、超聲波檢測技術、微波檢測技術、視頻檢測技術、車牌識別技術、GPS及車載監控系統,這些技術手段對于智能交通標準已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距離智慧交通的標準要求還相差甚遠,遠遠偏離了國家智能交通“實時管理、集成聯動”的工作目標和實際需求。比如普遍采用的視頻檢測技術為交通數據采集主要手段,視頻圖像采集的特點是數據量大、具有直觀性,但是種類不夠多、速度不夠快、真實性不夠高,只能作為智慧交通系統的輔助。而智慧交通的感知層需要準確地址碼的動態車輛數據和精確的車輛定位數據,實現人與車、車與車、車與路之間的信息互動。
現有的車輛檢測技術主要是用于提供服務而非實現管理,不能跨越對動態車輛管理的技術瓶頸。即它們不能保證對任何車輛(黑車、套牌車、非法車輛)及管理過程的全方位的可靠有效的實時監督管理,不能實時獲得全部車輛的真實的“信息源”,從源頭完善動態車輛管理,讓車載終端具備感知功能。因此,實現智能交通需要一種主動監測、主動管理的技術系統——電子車牌。
電子車牌是構建智能交通物聯網體系的重要基礎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RFID技術日臻完善,“電子車牌”應運而生。“電子車牌”把RFID技術嵌入到機動車號牌上,使其具有自動識別、傳輸、處理機動車相關信息的管理功能的汽車牌照。電子車牌是基于物聯網無源超高頻射頻識別技術的細分、延伸及提高的一種應用。它的基本技術措施是:利用RFID高精度識別、高準確采集、高靈敏度的技術特點,在機動車輛上裝有一枚電子車牌標簽,將該RFID電子車牌作為車輛信息的載體,并在通過裝有經授權的射頻識別讀寫器的路段時,對各輛機動車電子車牌上的數據進行采集或寫入,達到綜合管理各類交通的目的。這項技術可突破原有交通信息采集技術的瓶頸,實現車輛交通信息的分類采集、精確采集,抓住交通控制系統信息源準確的關鍵。它將從源頭上解決車輛身份的防偽和動態身份鑒識,為城市提供了一條通往智慧交通的捷徑。電子車牌將車牌號碼等信息存儲在射頻標簽中,能夠自動、非接觸、不停車地完成車輛的識別和監控,是構建智能交通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智能交通是順應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以及信息傳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未來的智能交通依托完善的智能交通物聯網體系,會進一步在向智慧化交通發展,其目標是讓城市交通變得更智慧。而智能交通建設的第一步,必須普及汽車電子車牌的使用,電子車牌是構建智能交通物聯網體系的重要基礎。
“互聯網+”電子車牌將給交通管理帶來哪些跨越式發展?
電子車牌是智能交通管理的有效的手段,將大大改善交通部門傳統管理方式的帶來的弊端。電子車牌通過無線電信號將車輛編碼信息、車輛位置實時傳遞給交通管理系統,獲取車輛的各類電子化信息與行駛軌跡信息,實時掌握交通信息,提高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互聯網和電子車牌技術聯合運用將在車輛注冊管理、車輛交通管理、車輛收費管理等方面帶來新的轉變,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1)車輛注冊管理。完成車輛的自動電子識別,與后臺數據庫記錄信息比對、發現真偽、核實檢驗記錄(如環保檢測、保險購買等),公安對違法車輛查詢。對進行基于車輛識別的交通監控,構建以電子車牌為基礎的交通管理機制,開展交通執法精細化操作,嚴厲查處各種交通違法行為。實現證件電子化,提高查驗通行效率,通過后臺得到的通行信息,前端自動比對查驗結果的方式實現通行證管理無紙化、自動化、智能化,最大限度地減少冒用、盜用和仿制。
(2)車輛交通管理方面。在完成車輛自動電子識別后,對城市行駛車輛進行宏觀和局部的調控與行進路徑定位功能,產生人與車、車與車、車與后臺的聯動。能合理搭配其他交通信息檢測方法(如前面提到的視頻采集),實現車輛信息的全覆蓋采集,形成全面真實反映交通狀態的交通信息采集機制,通過詳細交通流數據的應用,進一步增強中央交通控制系統對微觀和宏觀交通狀況的把握,進而為交通誘導、控制和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3)車輛收費管理方面。在涉及到城市部分道路和區域的擁堵收費、停車場收費、交警罰款、高速公路收費等,這些收費都建立在國際通用的后臺信用卡支付方式上的。由于系統采用最先進和安全的后臺電子支付方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交通“一卡通”,包括城市擁堵收費和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費。
“互聯網+”電子車牌是交通精細化管理的需要,是緩解交通擁堵、單雙限行管理、公交優先與預報、車輛優化管理、交通信息主動采集等一切交通管理最有效的技術手段,將會把國家交通管理的目標、方法、效果、效率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徹底顛覆傳統汽車與交通的概念,改變人們的交通出行方式及習慣,推進智能交通更加快速地發展,也將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綠色、安全的出行環境,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