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11月5日在上海開幕。說起工博會,一些市民可能覺得過于專業和陌生,其實,往屆工博會的展品當中,已經有不少進入市民的家庭,例如NFC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這些高科技玩意兒和人們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NFC手機已于去年商用化"彩超手機"前景廣闊
NFC手機,意為具有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手機,可以作為交通卡、銀行卡、電子名片使用。去年,NFC手機已經開始在上海商用,所以2012年也被稱為NFC手機支付啟動年。其實早在2007年的中國工博會上,由上海復旦微電子公司自主開發的這種智能手機就首次亮相。據了解,其運用的主要是RFID射頻技術,和公交卡當中的芯片"師出同門"。
"彩超手機",其實是便攜式的超聲診斷儀,外形酷似翻蓋手機,工作狀態下,"手機屏幕"會顯示被檢測者腹部、心臟或其他部位的實時彩超圖像,如同一臺輕巧便攜的彩超儀器。2011年的工博會上,有醫療工程師介紹,"彩超手機"當年5月開始在中國上市,售價12.8萬元,目前國內少數三甲醫院已經開始運用,效果良好。它對于社區全科醫生走訪家庭、邊遠山區的基層診所、臨床醫生應急診斷,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新能源汽車駛入上海大街小巷
在2011年舉辦的工博會上,首次開辟了新能源汽車主題展區,兩個展館,約100家車企現場角力。當年的展會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紛紛亮相,此外,還包括相當數量的驅動系統、充電設施、相關零部件和汽車設計等。
轉眼到了2013年,已經可以不時看到新能源汽車掛著專屬牌照行駛在上海的大街小巷。2012年底,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上海市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試點實施暫行辦法》。根據暫行辦法,一輛符合補貼標準的純電動汽車,上海將補貼4萬元,如果再加上國家補貼的6萬元,以及省去上海牌照拍賣費用,一輛汽車可以省去十余萬元的費用。種種優惠措施,讓新能源汽車獲得了一些市民的青睞。
環保技術也有新應用垃圾可發電、當燃料
隨著環保理念漸漸深入人心,工博會的新技術展示也在這方面動起了腦筋。2012年工博會上,一些環保技術也已經得到了應用。
來看"活用垃圾",生活垃圾從家庭運往工廠后,將首先經過機械篩選,隨即傳送至不斷振動的傾斜篩板。質量較輕的物質會被留在篩板前段,而篩板末端的篩孔數量有兩種:經過大孔被篩下的,有沙石、泥土等沒有再回收價值的物質,還有低熱值高含水量的蔬菜、水果等廚余垃圾;而小孔篩下的則是高熱值低含水量的塑料、織物等。隨后,通過人工去除沙石,廚余垃圾經過粉碎、壓制,運用到沼氣池中二次發電。而高熱值的塑料物質則有兩種處理方式,既可以在1000℃高溫下燃燒后汽化發電,也能夠制成燃料棒充當工業燃料。此外,廢塑料還有別的用途。
據了解,上海垃圾汽化處理即將在寶山應用,浦東則利用生活垃圾建起了沼氣發電池。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