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日召開的貫徹落實《中心市區機動車停車場規劃建設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和城市交通管理行動計劃工作會議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各相關部門大力推進停車場建設,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并通過科技手段統籌停車資源、規范停車秩序,中心市區“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目前有近18萬個停車位
據了解,泉州市城鄉規劃局梳理統計了2008—2014年七個年度中心市區(涵蓋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州開發區)按城市規劃管理的配建、公共停車場,目前總共有177992個機動車停車泊位(含物業小區)。
今年,該市規劃建設兒童醫院立體停車樓、第一醫院立體停車場、萬德商廈停車場、威遠樓立體停車場、原財政局立體停車場、正骨醫院南側停車樓等6個立體停車場,規劃泊位數1079個。目前,第一醫院立體停車場和威遠樓立體停車場處于方案設計階段,萬德商廈停車場已建成,原財政局立體停車樓已完成方案評選,正骨醫院南側停車樓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兒童醫院因主體停車場建設各界看法不同、院區容積率嚴重超標等問題,項目建設尚待進一步論證。
此外,新增地下停車位建設也有序進行,今年泉州中心市區新增地下停車位項目共12個,擬新增停車位超過2500個,目前大部分地下停車場項目建設工作進展順利,有些項目已投入使用。
停車管理引進“互聯網+”模式
精細化管理是破解“停車難”的另一大途徑。為此,智能科技的“互聯網+”模式將在泉州市停車管理中得到應用推廣。
記者了解到,停車誘導系統可以通過顯示屏顯示停車場的位置、停車位數量,引導車輛進入停車場規范停車。該系統還能通過互聯網傳送信息,市民只要打開手機,便可查閱停車場信息,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空閑停車位,提高停車場的使用率。目前寶洲街停車誘導系統項目已立項,并已完成該工程的概算審核工作,今年停車誘導系統有望在中心市區全面推廣。
與此同時,作為該市2015年為民辦實事重要項目之一的建設電子收費計時系統也將加快推進。目前,泉州商城廣場停車場智能收費系統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擬定于6月15日至24日進行收費系統試運行,7月1日起正式運行。整個泉州商城廣場共設置了369個停車位,車輛進入時系統直接視頻識別車牌,自動計時。同時,兩個路口均設有LED滾動提示牌,提示廣場剩余停車位。還設置了電動車免費停放點,可提供500多個電動車位。
停車誘導系統將盡快投用 今后找停車位更省時
繼續推進中心市區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管理,是2015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昨日,《貫徹落實中心市區機動車停車場規劃建設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和城市交通管理行動計劃相關工作會議召開。
多建立體停車場 規范停車場管理
會議透露,相關部門已積極牽頭制訂工作方案,推進停車誘導系統建設,規范路內停車位管理,加強機動車違法停車整治。為了方便市民查詢、使用,在網上開通了中心市區各主次干道路內停車位查詢功能,及時上傳更新停車位數據。及時查處擅自施劃、私設地鎖等違規行為,并開設相關窗口,讓市民投訴有道。
目前中心市區停車位缺口較大,會議提出加快規劃建設停車場的步伐,不一定要大而全,可因地制宜,多建設一些占地小、容量大的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隨著今后路外停車場的增加,路內停車位應逐步減少,最終形成以配建停車場為主、公共停車場為輔、路內停車位為補充的良性格局。
停車場管理使用中的違規行為要進行整治,包括停車場的使用、經營主體、收費管理等方面,抓緊確定特許經營主體,確保中心市區停車場經營服務管理更加到位;待經營主體明確后,必須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批準的標準收費。
推動停車智能化 聯網告知車位信息
規范停車場經營服務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收費上,要發揮經濟杠桿調節作用,引導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工具或其他綠色方式出行,最大限度減少車輛出行率。
積極推動停車智能化技術應用,進一步提升停車場的管理水平??茖W的停車誘導管理可以提高停車位的使用率,減少因尋找停車場而產生的無效交通流,節省等待時間,提高整個交通系統的運行率。及時通過互聯網告知市民停車位信息,可以事半功倍,節省資源。停車場經營單位應無條件配合進行設備安裝和系統聯網,確保停車誘導系統盡快投用。
積極推進相關道路路口的渠化改造,加快城市慢道和過街設施建設,推進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