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慶晚報記者昨日從市交巡警總隊獲悉,為保障春運期間交通安全,即日起市交巡警總隊全員投入,在全市開展集中整治交通違法行為---除了啟動253個檢查站點,24小時嚴查違章及酒駕等行為外,全市范圍的電子警察、交通卡口電子執法設備,也將全部投入到整治行動中,嚴查超員、超速、酒駕,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違反交通信號燈等四類重點違法行為。
使用車載導航儀、電子狗等工具躲避電子警察是不少車主的選擇。這些工具真能讓車主開車時放心嗎?重慶晚報記者昨天現場體驗證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慘。
導航儀
該叫時候靜悄悄
設備:剛升級品牌車載導航儀
路線:南岸區四公里至沙坪壩區楊公橋
結果:過幾處新設電子警察時無反應
在巴南區八公里公交車站處,重慶晚報記者打開車載導航儀輸入目的地---沙坪壩區楊公橋,車輛開始啟動。
“前方有測速照相,請注意行駛。”車輛剛行駛到重慶工商大學大門處,導航儀發出警示。車輛在工商大學前方調頭開到南濱路,然后朝鵝公巖大橋方向駛去,中途有一處新設的電子警察,導航儀沒有提示。
快到鵝公巖大橋橋頭時,車載導航再次報警:“前方有測速照相……”
下了鵝公巖大橋,車子駛往嘉華隧道。在離隧道不遠處,導航儀也進行了報警,然后就是沙濱路、漢渝路、楊公橋。從學府大道到達目的地楊公橋后,記者算了一下,路途中車載導航報警了18次。在通過南濱路、沙濱路重慶天地等幾處警方新增設的電子警察時,導航儀沒有報警。
記者總結了一下,但凡經過人流密集、交通要道、重點路段等地方時,車載導航會及時發出報警。面對警方新增設的一些龍門架電子警察,車載導航儀一概沉默。
電子狗
想你閉嘴結果鬧麻了
設備:品牌電子狗
路線:渝中區儲奇門至渝北區黃泥塝
結果:誤報率偏高,一路上安靜了4分鐘
在儲奇門,重慶晚報攝影記者打開電子狗后,開車朝黃泥塝出發。
“Kaband(頻段)雷達……”車子快駛到石黃隧道口時,電子狗開始報警。此后,這款電子狗就迅速切換至歡快的報警模式---車子開進石黃隧道后,電子狗一直發出嘟嘟聲,時而緩慢時而急促。隨行攝影記者表示,這是因為隧道內還有其他攝像頭,電子狗檢測到雷達信號后,會嘟嘟預警,這屬誤報。
果然,穿越整個隧道后,電子狗發出“Kaband雷達”5次,然后就是不停的嘟嘟鳴叫,吵得人頭大不已。
出了石黃隧道,電子狗馬上又發出“Kaband雷達”報警。原來,它監測到黃花園橋頭一處監控攝像頭,隨后又“嘟嘟嘟”響個不停。行駛完整座黃花園大橋,電子狗最多消停了幾十秒時間,其余時間不是報警就是鳴叫。
離開黃花園大橋,車子又往渝魯大道開。由于該路段屬于來往渝中與江北的要道,治安監控攝像頭比較多,一如既往的,電子狗一路不停地鳴叫或報警。
最后車子開到黃泥塝后,記者看了下時間,下午4點2分出發,到達目的地4點28分,在這段時間,電子狗要么鳴叫要么報警,中間停歇了最多不到4分鐘,吵得不可開交。
記者稱,這款電子狗他使用已有2年時間,具有導航和探測雷達波兩種功能。對于一些重要路段的電子警察探測比較準確,但誤報率也偏高,比如遇上其他車上安裝的雷達設備,警方沿途安裝的治安監控攝像頭(并不具備糾違抓拍功能),電子狗就無法鑒別,一直報警。
在分別進行的測試當中,記者都嚴格按照警方的規定時速行使。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冉文記者代茂增任君攝影報道
導航電子狗莫全信
文明開車才是王道
“油門在自己腳下,按照規定時速、規定車道文明開車才是王道,安裝電子狗的意義真的不大。”昨天晚上,南岸區交巡警支隊一名民警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該民警表示,現在很多車載導航儀和電子狗的信息,都是靠人工收集再錄入系統,車主再進行更新。現在警方安裝電子警察的數量及路段,會根據現實情況進行適時調整,這些設備信息不可能適時更新。
“有監控的地方,警方都會用標識牌進行告知,還需要什么電子狗?每條路段的限速,警方都要經過科學、縝密的測算,開車行駛在路上,還是要嚴格遵守警方限定的時速開車,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該民警表示,除了那些固定的電子警察外,警方經常會有流動測速車上街執法。這時候,如果你還全信車載導航和電子狗的話,領罰單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