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島市正在建設的智能交通系統將逐步擴大監測設備的覆蓋范圍,實現市內主干路網、重點次干道交通流檢測覆蓋率達到100%,全市主干道、重點次干道交通監控設備覆蓋達到100%;實時檢測動態路況,實現對交通事件、交通事故快速處置。
記者4月3日從青島市交警支隊了解到,青島市智能交通一期工程已經完成60%,今年9月份即能完工并試運行。究竟何為智能交通?又“智能”在哪里?4月3日,青島市智能交通的建設方—海信網絡科技公司智能交通的工程師向記者做了詳解。據介紹,智能交通信息系統建成后,青島市路網通行效率可提高10%以上。
進展
一期智能交通完工60%
青島市智能交通項目工程從2012年12月開始建設,2013年8月7日經市政府批復,項目全面啟動,計劃于本年度底完成一期項目工程。
青島市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內容包括:城市交通數據中心、智能交通管理平臺、交通信息服務平臺、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的網絡擴容及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信息采集系統、交通誘導系統、交通信息發布系統、交通綜合監視系統、交通執法系統、交通指揮中心系統和交通安全系統。項目主要目標為構建青島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總體框架,綜合集成交通行業信息資源,初步形成覆蓋全市的交通運行監測與指揮體系、面向出行者的動態交通信息服務體系,提升城市整體交通運行效率和管控能力,有效增強城市交通應急反應能力,實現人、車、路的和諧運轉,為青島交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4月3日記者從青島市交警支隊秩序處了解到,目前智能交通一期已經完工60%。項目進展得很順利,預計今年9月份就能完工并試運行。
探訪
“剪刀手”能算方案指揮解堵
交通流數據是交通管理和路況交通狀態判斷的基礎。青島市正在建設的智能交通系統將逐步擴大監測設備的覆蓋范圍,實現市內主干路網、重點次干道交通流檢測覆蓋率達到100%,全市主干道、重點次干道交通監控設備覆蓋達到100%;實時檢測動態路況,實現對交通事件、交通事故快速處置。
4月3日,記者在登州路、廣西路一帶看到路邊立柱設施上部伸出兩根鋼管,呈“剪刀手”狀伸向路面,鋼管下方各綴有一個喇叭狀設備。據介紹,這是“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器”,它通過發送微波的方式精確收集路面車流量信息,為智能交通系統的“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它是整個智能交通系統最為關鍵的部分。
據了解,信號控制器采集路面車流信息后,智能交通系統會通過自適應信號控制系統會與道路交通組織優化相結合,因地制宜,根據不同路面特點實施不同的交通控制策略,緩解交通擁堵。
由海信網絡科技公司自主開發的區域擁堵控制、擁堵瓶頸控制等信號自適應控制算法,可以基于不同的交通擁堵程度,進行分層控制,達到路口信號控制的最優效果。
未來
路網運行效率可提高一成
據初步估算,智能交通系統建成后,青島市路網運行效率可提升10%到15%左右。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能夠對道路交通信息進行動態感知和主動管理,實現人、車、路等要素的協同運作,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的綜合管理水平。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可向公眾實時提供交通狀況、停車信息、事故提醒等服務,方便市民選擇出行最佳路徑。從國內外其他城市的實踐來看,智能交通信息服務可減少無效交通流量約12%至15%左右,提高行車效率,對節能減排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據悉,青島市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將構建以數據中心為樞紐,以智能管理、綜合應用和信息服務“三大平臺”為核心的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
可通過手機做動態導航
智能交通系統是一個大體系,涵蓋管理、應用等多個系統和平臺。海信網絡科技智能交通的工程師李乃強告訴記者,智能交通系統“智能”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交通流采集”和“交通信息服務”。“我們引進了日本先進的VICS信息服務系統中的交通擁堵計算核心軟件,該軟件能準確計算道路的交通擁堵狀態,同時輔以人工采編的各類事故、管制、施工信息,通過路側誘導屏、智能手機、智能終端、網站等多種方式對社會公眾免費發布。”
李乃強說,針對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應用,海信網絡科技公司自主研發了“青島市動態路況導航軟件”,市民免費下載該導航軟件,就可實時查詢各類動態路況、交通事故、停車場、管制和施工信息等各類交通信息,掌握全市實時的交通路況,從而選擇合適的出行線路,避開擁堵路段。
可比對號牌抓拍違法車
據介紹,對違法行為的高效整治是智能交通系統的一個重要功能。
“從車牌上下功夫,深度挖掘車牌信息,從而為有效整治違法行為提供信息基礎。”李乃強說,智能交通系統全部采用高清視頻設備,其中闖紅燈電子警察采用500萬像素高清攝像機,超速卡口和監控采用200萬像素攝像機,這種高清探頭可以抓拍闖紅燈、壓線、不按導向車道行駛、逆行、亂變道、占用公交專用車道、闖單行、超速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高清攝像機還可以實現自動抓拍違法停車、違法調頭等違法行為。智能交通系統通過號牌比對,還可直接對黃標車違反限行規定進行違法取證,只要黃標車進入禁行路段,就會被自動抓拍下來。
統計車流軌跡提前疏堵
青島市是一個旅游城市,每到旅游旺季,交通壓力增大,一線交警都會忙得焦頭爛額,只能靠應急預案隨時疏導應對。這種疏導指揮,總是“后補性”的。智能交通系統投入使用后,交警便可根據路況數據,提前進行疏導指揮,將擁堵消滅于“萌芽”之中。
智能交通系統能夠利用路口過車數據,結合高速公路收費站過車記錄系統,實現對旅游季節車輛種類、來源、軌跡的全面和精確掌控,從而便于交警部門進行專題深度挖掘和應用,規劃出前瞻性的防堵方案。
世園會開幕在即,未來幾年將源源不斷地吸引各地的游客和車流,智能交通系統能結合采集的車輛信息,為世園會做客流預測。此外,還能通過采集大量的車流量、車輛OD信息(起訖點),為道路交通規劃、道路改造、信號配時等后續深度交通應用提供數據支撐。
高效指揮縮短處警時間
智能交通對于交警而言,就是一個大的“指揮中樞”。智能交通系統構造了一級接警、兩級指揮、三級應用、四級勤務的指揮調度和勤務管理相結合的交通管理模式,從支隊到大隊再到中隊最后到一線民警,形成了一個扁平的指揮網絡,讓警情傳遞得更快更廣,能大大縮短處警時間。一個交警大隊可以實現對本轄區內的警情、警力統一調度和指揮,青島市交警支隊則對重點區域、大隊邊界、重大事故作重點關注,并監督檢查各區市交警大隊指揮中心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