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8月份,物流業增加值為1025.70億元,同比增長9.75%,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13.2%,物流運營效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物流與交通運輸博覽會(下稱“物博會”)14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作為亞洲物流第一展,在深圳舉辦十屆的物博會已多年在展會規模上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本屆物博會的分論壇之一、2015年第五屆公交都市發展論壇同時舉行。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主任熊國偉在論壇上透露,深圳已成為全國首個完成公交車輛北斗系統全覆蓋的城市,在新能源公交普及方面,今年深圳還將新增3600輛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公交車輛占公交車輛總量的40%以上。
深圳率先完成公交車北斗系統全覆蓋
作為研討公交都市發展的專業性論壇、第十屆物博會的分論壇之一,本屆論壇匯聚了中國國內各級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國際機構、專業院校及知名交通企業的領導、專家和代表,參會嘉賓近400人。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城鄉客運處處長蔡團結在發言中表示,目前全國城市公交新能源車輛已接近3萬輛,清潔能源車輛近13萬輛,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的社會氛圍已初步形成。下一步,我國指導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基本思路依然是公交優先,打造高效便捷、安全舒適、經濟可靠、綠色低碳的城市公交系統。
據悉,2010年深圳即成為國家首個部、市共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五年多來,深圳市推進公交都市建設,在軌道建設、公交提速、智能化建設、新能源公交出租車推廣等方面均取得較大突破,基本形成了以“軌道交通為骨架、常規公交為網絡、出租車為補充、慢行交通為延伸”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熊國偉在致辭中介紹,目前深圳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178公里,軌道三期在建里程107.2公里;深圳公交專用道規模已達到819公里,年內還將新增100公里;公交智能化建設也進一步加快,成為全國首個完成公交車輛“北斗系統”全覆蓋的城市;今年深圳還將新增3600輛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公交車輛占公交車輛總量的40%以上。
此外,本屆論壇以“互聯網+公交都市新常態”為主題,邀請到部省級交通主管部門領導以及來自同濟大學、韓國交通研究院、美國密歇根大學、北京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等機構單位的專家學者,就“新常態下公交都市的發展與展望”、“互聯網+模式下城市公交的變革”等方面進行演講和討論。
“互聯網+”公交:大數據挖掘公交線路
論壇上,“滴滴巴士”總經理李錦飛分享了如何通過“互聯網+”助力城市公交。據悉,“滴滴巴士”目前在深圳每天有500個以上的服務班次,累計服務50萬人次出行,上座率普遍超過50%。最近,“滴滴巴士”在深圳還正式推出深港跨境快線、機場快線、高鐵專線等,其中,深港跨境快線有51條線路,每半小時就有一班。
李錦飛表示,“滴滴巴士”將依托“滴滴出行”的大數據技術平臺,提升現有公交服務體驗,助力公交都市建設。據介紹,“滴滴出行”已經覆蓋全國360多個城市,有2億多注冊用戶,每天服務1000萬人次,1100多萬名司機工作在“滴滴出行”平臺上,每天處理50TB數據,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
依靠這一平臺,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獲取出行需求,再利用大數據深入挖掘和應用,從而在新線路規劃、老線路調整上,實現最優線路設計。李錦飛透露,目前,通過互聯網平臺收集的信息,“滴滴巴士”在北京已經挖掘出1萬條潛在的巴士線路,而目前北京公交線路不過800條左右。在資產利用、效率提升上,未來將通過精準定位乘客出行需求,合理調配運力資源,盤活城市中的閑置巴士車輛,同時建立車輛調度、運營監管、信息服務全平臺,滿足公交企業和乘客的多種需求。“滴滴巴士”還將改變人工調查不準確而且費時費力的服務評價機制,用“互聯網+”建立用戶實時反饋評價機制、乘客滿意度調查,有效提升城市公交系統的服務質量。
李錦飛表示,未來“滴滴巴士”將從線路規劃調整、運營效率提升、智能調度監管與出行信息服務、服務評價機制四個方面,對城市的公共交通體系進行“互聯網+”全面升級,助力城市的公交都市建設。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