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中國精算服務高級經理竇一平:
車聯網將使車險業務受益良多
“車聯網在車險業務的運用將為車險業務中包括定價、銷售、承保、售后、理賠及增值服務等各環節帶來益處。”
5月12日至13日,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辦、上海士研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15中國汽車保險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車險行業的相關從業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大數據時代車險的變革與創新。
畢馬威中國精算服務高級經理竇一平認為,車聯網技術在汽車保險領域的應用范圍,主要是使用數據來管理、設計并定價適合投保人的汽車保險,而當前將車聯網運用于汽車保險領域的時機也已成熟。
隨著商業車險費率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后的保險公司將擁有±15%的自主定價權,這釋放了車聯網保險用來反饋謹慎駕駛用戶的潛力。
此外,技術條件的成熟增加了車聯網技術在車險應用中的可行性。近年來,用于車聯網技術的車載設備價格已下降至每臺約200元左右,運用成本大為降低。與此同時,一些保險公司還在嘗試使用智能手機,并通過一些具有監控距離、進行GPS定位和監控駕駛行為等功能的應用軟件來減少車載設備的投資成本,以擴大車聯網保險的運用范圍。
在竇一平看來,車聯網在車險業務中的運用將為車險業務中包括定價、銷售、承保、售后、理賠及增值服務等各環節帶來益處。
定價方面,車聯網的加入為車險的定價增加了人的因素和駕駛行為變量,進一步提升了風險預測的解析精度和定價的準確性。
銷售方面,在借助車聯網進行精確定價后,車險便可對客戶進行謹慎駕駛獎勵或通過直接減低保費價格等方式來更好地爭取低風險客戶。竇一平介紹到,美國的保險公司Progressive在推出UBI車險(基于駕駛行為來定保費的保險)時便以提供價格優惠作為賣點,宣傳其車險價格最高可享受7折的折扣,由此打開了UBI市場。
承保方面,主動接受并選擇車聯網保險的用戶趨向于謹慎駕駛,這其實是由客戶本身主動為保險公司進行了風險篩選。
售后方面,有數據表明:通過車聯網為駕駛員提供駕駛反饋,可以改進車主的駕駛行為并減少駕駛時間,其中可降低年輕駕駛員出險事故約40%,降低總事故率約20%,節省理賠成本約30%。此外,保險公司通過車聯網設備可獲取整體車況信息,甚至可以了解零部件的損耗情況,并以此提醒車主進行定期維護保養,以降低設備老化導致的事故風險。
理賠方面,加入車聯網因子后,出險時的數據將有助于保險公司進行理賠管理,可以幫助降低舞弊、確認責任并及時定損。車聯網可即時對用戶駕駛行為進行反饋,主動控制和降低事故的發生,降低舞弊風險,增加定損效率以及精確程度,進一步降低保險公司的理賠成本。
增值服務方面,車險將逐漸重視服務的差異化,而車聯網數據能更好地了解客戶的需求,促使保險公司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差異化的車險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