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車來了”已經覆蓋天津市150條配有GPS設備的公交線路,占到全部線路的40%。通過數據處理服務后,現在裝有GPS設備的車輛90%以上的數據都能實現精準反饋。
目前“車來了”已經覆蓋天津市150條配有GPS設備的公交線路,占到全部線路的40%。
通過數據處理服務后,現在裝有GPS設備的車輛90%以上的數據都能實現精準反饋。
32歲的邵先生每天都會乘坐快速2路公交車到位于南開區的康達尚郡公交站附近上班,每天下班時,快速2路到達這一站已經非常擁擠,有時邵先生甚至擠不上車。為了能上車,他經常會步行去上一站久華里公交站等車。不巧的是,在他去上一站途中,有時就會有快速2路擦身而過。
原地等車擠不上,去上一站又擔心錯過車,這讓邵先生十分糾結。然而最近兩周,這種糾結不再令他困擾。經過朋友推薦,邵先生使用了一款被稱為“公交神器”的手機軟件“車來了”,可以對公交車位置了如指掌,他說“精度幾乎半分鐘都不差”。
繼武漢、鄭州、成都、重慶、深圳等10幾個城市后,“車來了”進入天津剛剛半個月,用戶就超過5萬人。“公交神器”到底有多神?記者進行了體驗和采訪。
大部分位置信息精準
在朋友的推薦下,昨天魏小姐第一天使用“車來了”,早高峰時段,她在家打開該軟件準備“掐點”乘車,看著常坐的685路差不多快到站,才去彩麗園站等候,一分鐘后車就到了。“真是非常準時”魏小姐表示以后還會用“車來了”等公交車。
記者16日也對該軟件進行了體驗。
記者通過360手機助手搜尋“車來了”,很容易就找到該軟件下載。在手機上安裝成功后,記者來到報社附近“天津日報大廈”公交站,從“車來了”app應用“周邊線路”里選取柳林至王頂堤北方向95路作為測試對象。
15點45分,手機屏幕上顯示“最近一輛車距離本站2站”,一個粉色的公交車圖標正在“尖山宿舍”站上下乘客,而另一輛車則剛剛離開本站向“西南樓”站方向出發。
15點47分,這輛粉色的公交車圖標到達“天津日報大廈”站,屏幕上提示“最近一輛車已到站”,抬頭一看,一輛公交車正打著右轉燈進站,正是95路公交車。
記者又通過關注微信公眾服務號“車來了”,對該服務精度進行驗證。記者在該站點同方向選擇常坐的631路,15點58分,由土城站至尖山宿舍站顯示為“1秒前距187米”,還有不到兩站,16點時,這輛車就出現在記者的視線中了。
記者隨后又逐一測試了經過該公交站的各路公交車,發現軟件顯示的大部分公交車信息堪稱精確。
終點站附近信號稍滯后
不過,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有例外情況。
邵先生發現,離公交終點站較近的幾站顯示就不太精準。
“我每天在家樂奧園乘快速2路,這一站與終點站僅相距三四站,經常會有信號滯后的情況出現。”邵先生說,他愛人每天需乘坐962路上班,上車的站點也與終點站相隔不超過三站,也經常會出現信號不準的情況。
而魏小姐也反映,她的同學乘坐668路和655路都不能在該軟件中查詢到。
記者將此問題反映給該軟件開發方武漢元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監黃宗翰表示信號滯后情況,有可能是部分車輛安裝GPS較早,設備有些老化,此外,天氣原因以及道路維修、擁堵等情況都可能造成數據不能及時反饋。
黃宗翰說:“目前,我們正在不斷和天津公交進行溝通和測試,爭取通過數據糾正技術去避免信號滯后。通過數據處理服務后,現在裝有GPS設備的車輛90%以上的數據都能實現精準反饋。”
對于有的線路無法查詢問題,黃宗翰介紹,目前“車來了”已經覆蓋本市150條配有GPS設備的公交線路,占到全部線路的40%,下一步,隨著本市公交車輛GPS設備的不斷增加,該軟件將覆蓋更多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