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5日上午,東城區智慧城市推進暨東城中韓智慧城市產業園正式啟動。作為全國26個縣級試點城區之一,東城將選擇15個項目建設“智慧城市”,一旦試點成功便會向整個東莞推廣。
手機千里之外遙控家電、城市各個角落免費上網、足不出戶便可上學和看病……這些科幻片中的鏡頭,未來將在東莞逐一實現。7月5日上午,東城區智慧城市推進暨東城中韓智慧城市產業園正式啟動。作為全國26個縣級試點城區之一,東城將選擇15個項目建設“智慧城市”,一旦試點成功便會向整個東莞推廣。
開啟國內首個中韓智慧城市
去年8月,東城成為國家住建部193個國家級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中的26個試點城區之一。2013年1月,中韓兩國簽署了“城市可持續發展MOU”備忘錄,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韓國智慧城市融合集成協會代表全菊鎮女士表示,目前在同一個月時間簽署備忘錄的3個城市中,東城是第一個啟動備忘錄的城市。
“東莞東城是我們進駐中國的一個起點,我們的總部基地設立在東莞東城。”全菊鎮表示,他們將把韓國智慧城市的實際性核心技術移植來東莞,將生產企業扎根在東莞。為此,韓方已出資在東城成立東莞步入智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參與東城智慧城市項目建設,在行政、法律、項目管理方面,為韓國企業提供符合中國城市的最新咨詢服務。
“韓國企業在韓國進行智慧城市項目時的經驗和技術,將為東城區智慧城市建設作出貢獻,有些企業還可通過參與建設、技術轉讓等方式與東城實現互利共贏。”
通過市場運作模式開發技術和服務
“東城智慧城市建設才剛剛起步,借鑒和引進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能夠使我們少走彎路。”東城區黨委委員陳協說,“中韓智慧城市產業園”由東城區與韓國智慧城市集成融合協會聯合打造,計劃通過市場運作的模式,在產業自動化、市政設施智能化等領域,大力開發智慧城市技術和服務。
啟動儀式上,東城區政府還集中與相關單位和企業簽訂了合作意向項目共26項,總投資預計超過70億元,項目涵蓋經濟產業、高新科技、民生服務、城市應用等多個領域,將有力推進東城“智慧城市”建設。
目前,東莞吸引了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在東莞設立了11000多家企業。其中,在莞韓企超過200家,總投資超8億美元。
聲音
中韓智慧城市產業園啟動簽約,對推動“智慧東莞”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東莞與韓國之間又多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韓企在莞又多了一個精神家園。———副市長楊曉棠
東城首批試點
15個項目
從今年開始到2017年,東莞計劃投入200億元重點推動實施“智慧政務”等“智慧東莞”10大“智慧城市”重點工程。東城“智慧城市”建設則首批選定15個項目,具體包括城市公共信息平臺、城市公共基礎數據庫、智慧城市運營服務中心、智慧產業谷、外來人口管理平臺、智慧城管、智慧安防、智慧醫療、教育現代化、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系統、智慧環保、智慧社區、智慧救助、智慧水利以及集體資產信息服務交易平臺。
東城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城市是一個系統工程,東城試點成功之后,將立馬向全市推行。目前,東莞全市的“智慧城市”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包括未來4年的200億投資,都是進行一些基礎構建。
鏈接
舊鞋廠變身智慧城市產業園
東城中韓智慧城市產業園坐落于東莞市東城區牛山新村光明大道旁,主要以企業孵化的形式落戶在廣東中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的中云智慧城市產業園內。目前入園的韓資企業有:(株)鋪萊默斯公司(智能公交系統領域)、ESE(株)(智能交通、智能維持系統領域)等,企業注冊總資本約為5000萬元。按照規劃,該產業園將圍繞中國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提供聚合平臺,并以產業鏈方式引進韓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先進企業,實現韓國企業“抱團”開拓發展中國市場,形成技術、人才、企業、資金、管理、市場等“六位一體”的智慧城市企業聯合體。
產業園占地80多畝,由廣東中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改造一外資鞋廠廠房而成,現已投資1200萬元啟動第一期廠房改造面積約3萬平方米。該項目以計算存儲資源企業、軟件開發公司、電子商務平臺、高科技小微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等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為建設智慧城市所需要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團體提供整合的平臺。根據招商進度,目前入園的企業主要有:廣東好中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東莞潤和手機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注冊總資本約為7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