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珠海市正優先發展城市公交,大力構建以公交樞紐為節點,以大中運力為公交骨架、以常規公交為主體、以出租車為補充、以慢行交通系統為輔助的城市公交模式。近年來,圍繞“以人為本、公交優先、綠色交通”的發展理念,一個多層次的綠色公交體系正逐步完善。
多層次的綠色公交體系
當前,珠海市正優先發展城市公交,大力構建以公交樞紐為節點,以大中運力為公交骨架、以常規公交為主體、以出租車為補充、以慢行交通系統為輔助的城市公交模式。近年來,圍繞“以人為本、公交優先、綠色交通”的發展理念,一個多層次的綠色公交體系正逐步完善。
改革開放之初,珠海僅有36萬人口,交通被形容為只有“一盞紅綠燈,一條馬路”。如今,珠海已經發展至160萬人,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2萬輛。如何避免交通擁堵的城市病,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舒適,提高公共交通分擔率,成為珠海城市發展的一大命題。
當前,珠海市正優先發展城市公交,大力構建以公交樞紐為節點,以大中運力為公交骨架、以常規公交為主體、以出租車為補充、以慢行交通系統為輔助的城市公交模式。近年來,圍繞“以人為本、公交優先、綠色交通”的發展理念,一個多層次的綠色公交體系正逐步完善。
出租車有望年內開進廣大西區
家住吉大的林先生近一年多來悄然發現,如今出租車比以前好打多了。同時,相對以前單一且老舊的捷達出租車,如今有了大眾領馭、豐田花冠、現代名馭、起亞遠航等多款嶄新出租車可供選擇。就在最近幾個月,珠海馬路上又增添了標致408型出租車的靚麗身影。
珠海市出租車數量自2001年至2012年一直沒有變化,停留在1852輛,高峰時段“打車難”的情況因此日益嚴重。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薦的萬人出租車擁有率(20輛/萬人)計算,珠海市出租車擁有量應在3500輛以上。
2012年和2013年,珠海市連續兩輪通過出租車營運牌照拆分共增加632輛出租車運力。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第二輪出租車牌照拆分運力投放工作正穩步推進,一季度到位出租車157輛。
主城區“打車難”逐漸緩解的同時,多年來靠藍牌車或摩托車出行的西區市民,也將很快迎來更好的選擇。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100輛西部城區專營出租車投放已經進入實施階段,最快有望在年內開進廣大西區。
出租車運力的逐步增加,在有效緩解“打車難”、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也將助力守護珠海的碧海藍天。珠海市新增出租車全部采用雙燃料或其它新能源出租車。今年上半年第二輪新增出租車全部上路后,珠海市新能源出租車占比將達到25%。
明年底公交車實現100%新能源
近日,市交通運輸局在其官網公示《珠海市機動車清潔能源補給站專項規劃》向社會征求意見。該規劃提出近期(至2015年)推進建設加氣站16座、公交充電站11座,將有力保障珠海市新能源公交車不愁“氣喝”。
記者從公交集團巴士公司獲悉,目前,全市在運行的公交車共計1900多輛,其中LNG公交車1129輛,純電動公交車20輛,清潔能源公交車所占比例約為60%。而根據相關計劃,到2015年底,珠海市運營的柴油公交車將全部轉換為新能源公交車,大部分為LNG公交車,一部分為純電動公交車。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局已啟動并完成《2014-2016年公交三年行動計劃》初步方案制定,加快《珠海公交特許經營協議》、《珠海市優先發展城市公交若干意見》修訂,配合推進高新區純電動微公交工作。
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二期開建
2012年12月20日,珠海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正式啟用,旨在倡導綠色交通理念,解決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
目前啟用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一期,共設置東風路站、南坑市場站、體育中心東站和香洲區府站等公共自行車服務站點195個,包括自行車遮陽棚111座和自行車服務亭74座,投放5000輛自行車,購置調運車輛6輛,分布在香洲、吉大、拱北及新香洲片區。
市市政園林和林業局表示,目前,公共自行車二期項目已啟動建設。二期工程計劃建設400個站點,投入8000輛自行車,布點范圍為新香洲、上沖、前山及唐家大學園區。目前,二期工程已編制完成項目的可行性報告、400個租賃點的布點設計方案及施工圖,正在抓緊項目建設。二期工程年底建成后,公共自行車租賃站點將覆蓋主城區大部分地區。
相關鏈接
智能交通:近5年實施8項工程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目前《珠海市智能交通系統規劃》已獲市政府批準。這是我市有史以來編制的首個智能交通系統規劃,其規劃打造的智慧型交通運輸也是珠海智慧城市的六大主題之一。
規劃提出,近5年的具體目標為:建立健全珠海市智能交通建設、運營維護與管理的健康機制,市中心交通信息采集覆蓋率90%以上,實現市中心路口聯網率90%以上,全面推進公共交通智能化服務提升公交出行率,實現多源數據的實時匯聚等。
為實現這一目標,規劃提出,近5年實施8項智能交通工程。包括綜合交通信息平臺工程、區域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工程、智能公共交通調度系統工程、公路網交通監控系統工程、靜態交通智能化系統工程、基礎交通數據采集外場設備布置及傳輸匯聚工程、出行者信息服務系統工程、交通應急監測及輔助決策支持。
記者了解到,目前,交通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工程已進入招標階段,現正加快推進。與此同時,我市已經在推進交通誘導屏、公交電子站牌建設,并加強與西門子、愛立信公司合作,建成基于手機信號交通路況分析系統,實現了市內160條主要道路實時路況顯示。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表示,在建設智慧城市總的框架下,我市正探索珠海智能交通實施的頂層設計,以科技為手段,不斷提升現有道路交通設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有軌電車:出行量將占三分之一
珠海現代有軌電車1號線首期工程站后機電安裝工程將在月內動工。珠海現代有軌電車1號線首期工程年底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條采用地面供電系統投入商業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傳統的現代有軌電車即“地面有軌道、空中有電網”,空中電網經常被視為大煞風景的“空中辮子”。2012年3月,中國北車大連機車公司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意大利安薩爾多公司“空中無網、地面供電”全套地面移動控制技術。此后珠海現代有軌電車1號線首期工程啟動,珠海由此成為全國率先應用“無辮”現代有軌電車的城市。
4月下旬,廣受關注的《珠海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暨現代有軌電車近期建設規劃》聽證會舉行。根據相關規劃,2020年近期軌道交通線網將包括2條城際鐵路線、1條城市軌道線和9條現代有軌電車線。(或2條城際鐵路線、1條城市軌道線和8條現代有軌電車線)
市交通運輸局表示,到2020年,珠海將形成以城際軌道為對外交通、以快速公共交通為骨干、以常規公交為集散接駁的公共交通體系,而現代有軌電車將成為珠海快速公共交通的核心。未來,隨著珠海中心城區有軌電車環線的建成,現代有軌電車出行量有望占據我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