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軌道交通建設的推進,今年7月,試驗段營門灘站建成,目前,該站泥水盾構機施工的地面及地下設施已經組裝完成,具備盾構機下井條件。據介紹,目前盾構機的管片拼裝機及尾盾已進場,后配套設備的龍門吊、泥水處理系統及隧道內運輸設備等已進場安裝調試,9月底將下井,經過短期的拼裝調試后,10月20日始發,預計明年7月,營門灘站至馬灘站地下區間左右兩線將掘進貫通。
為穿越黃河量身定做
280噸的履帶吊,偌大的泥水分離系統,兩人多高的盾尾……已經進場的盾構機部件及塔吊器械,很是壯觀。據5工區中鐵十六局項目部經理全雪勇介紹,營門灘至馬灘區間是國內首條穿越黃河的地鐵隧道,使用的泥水平衡盾構機,是根據蘭州特殊的富水砂卵石地層實際情況專門“量身定做”,在刀盤、主機結構、設備布置、操作界面等方面都進行了量體裁衣式的設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革新,并對密封系統提升了等級。總機長度96米,直徑達6.48米,總重達500噸。據相關人士介紹,該泥水平衡盾構機造價約5200萬元人民幣。
“盾構機向前掘進,隧道基本就一次成型了。”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盾構機還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不受氣候影響等特點。
我國首條泥水盾構穿越黃河地鐵隧道工程目前盾構機的管片拼裝機及尾盾已進場,后配套設備的龍門吊及隧道內運輸設備等已進場安裝調試,泥水處理系統安裝完成80%。
據介紹,待盾構機全部部件達到后,擔負著自動化操作功能的“主控室”會率先下井,刀盤、盾尾等主機設備將在9月底拼裝調試,預計10月20日,第一臺泥水平衡盾構機可以在右線始發,第二臺泥水平衡盾構機將于10月底下井,11月底開始掘進,屆時,兩臺盾構機將前后平行掘進。
由中鐵十六局項目部集團負責施工的營門灘至馬灘區間右線長1906.567米,左線長1908.029米,其中左右線各穿越黃河404米。“由于地質條件的限制,一個月可掘進200米,春節期間可以到達黃河北側邊緣,正式穿越黃河,預計明年7月份可以貫通區間。”5工區中鐵十六局項目部經理全雪勇介紹,雖然之前做過類似工程,但是地質條件不一樣,蘭州的地質條件更加惡劣,營門灘至馬灘區間是我國第一條泥水盾構穿越黃河的地鐵隧道工程,泥水平衡盾構機的順利下井,具有重要的意義。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