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直徑6.28米,相當于2層樓高的盾構刀盤破洞而出,由中鐵十八局集團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負責承建的武漢軌道交通六號線一期工程鐘家村站盾構始發豎井及區間土建工程馬鐘區間左線盾構順利貫通。這也是該工程所含四條盾構隧道中最后貫通的一條。標志著該工程主施工生產任務已全面完成。
本工程包括馬鸚路~鐘家村豎井及盾構區間(簡稱馬鐘區間),鐘家村~琴臺豎井及盾構區間(簡稱鐘琴區間)。該工程是為保證武漢軌道交通四號線二期工程按時通車所采取的重要配套節點工程。工程總工期480天,總投資12585萬元,區間總長度1162.674米,由四條盾構隧道組成。主要包括兩個盾構區間及兩座豎井。兩區間全部采用左右線盾構機小半徑分體始發。由3臺直徑6.28米的土壓平衡盾構機下穿京廣鐵路,人防工程,鬧市商業區等復雜地況。
由于四號線二期擬定于2014年年底竣工通車,根據總體工期要求及設計施工工序限制,導致本工程工期緊,任務重。尤其是鐘琴區間地質較差,豎井及圍護結構施工時,下部為堅硬巖石,樁基施工困難,盾構掘進施工時地質上軟下硬,隧道軸線不易控制,掘進緩慢,在種種不利條件下,項目部全體員工在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彭磊為組長的專家指導小組和副總經理石繼華共同組成的“雙核”領導集體帶領下,認真組織科技攻關,逐層分解重點難點,優化技術施工方案,科學組織施工,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條件下,實現了該工程持續、快速、可控推進。不僅確保了第一、二臺盾構機的按期始發,順利掘進。另在規定時間節點內順利完成了第三臺盾構機的轉場,井下拼裝調試始發等工作。獲得了相關業務部門的一致好評。
本工程創造了多個“之最”,分體始發豎井全國最小;全線盾構始發最早;使用大噸位履帶吊進行盾構機吊裝,全武漢市最先;尤其是鐘琴區間兩隧道施工均與四號線二期交叉,重疊進行,交叉重疊段剛好位于京廣鐵路線下方,施工難度之大,在全國尚屬首例,施工組織實現完美穿越,該項科研技術成果全國最新。
該工程是中鐵十八局集團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進駐武漢市場的首例項目,該工程的順利完工,為實現武漢軌道交通四號線二期年終順利通車創造了條件,為改善當地經濟、民生條件做出了貢獻,同時也代表著該公司在整個武漢市場已經邁出了最堅實有力的一步,為實現下一步武漢市乃至湖北省市場的滾動式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李紅潤)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