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活在“兩山夾一河”、東西狹長、城區交通日益擁堵的380多萬蘭州市民而言,修建一條貫穿東西的“地下長龍”,是他們夢想了多年的事情。
2012年6月9日,是蘭州市民值得銘記的日子。這天,國務院正式批復《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2年7月9日,蘭州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在黃河之濱的安寧區世紀大道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同日,軌道交通試驗段在安寧區世紀大道先行開工建設。
這項有史以來蘭州市投資規模最大、建設周期最長、涉及面最廣的綜合性城市基礎設施工程正式拉開建設帷幕。蘭州人民的“地鐵夢”正在成為指日可待的現實。
為加快推進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蘭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的若干意見》,對軌道交通建設的領導體制、服務機制、規劃協調、資金籌措、征地拆遷、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工作做出明確規定。同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軌道交通建設領導小組和指揮部。
“目前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1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所需文件已上報省發改委,近期有望獲得批復。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目前主要圍繞項目征地征收、優化工程設計、交通疏解、管線改遷、招標準備、建設資金籌措等方面開展工作,計劃年內全線開工建設。”蘭州市城鄉建設局局長、蘭州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宋智虎充滿信心地說。
征地征收任務基本完成
“2013年7月底前必須全面完成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征收拆遷任務,這是6月7日召開的軌道交通建設征地征收動員大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壓力不小,但我們有信心在各方面的大力配合下,按期全面完成。”正在七里河區征收現場督促檢查的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段廷智說。
段廷智介紹,1號線一期工程需征收房屋約31.1萬平方米,原本涉及單位43家,住宅戶714戶、非住宅戶127家。征地征收方案調整后,涉及住宅戶575戶、非住宅戶111家。道路疏解工程涉及單位16家、住戶1180戶,需征收房屋約19萬平方米。涉及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和高新區,呈“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
為保證征地征收任務按期完成,今年年初開始,蘭州市組織相關單位,先后調研并借鑒南昌、長沙等城市的先進經驗,認真研究分析蘭州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蘭州市提出“依法征收、政策透明、程序合法、公平公正”的征收原則。出臺《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征地征收組織實施方案》《蘭州市軌道交通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辦法》,各區制定出臺集體土地征收的相關政策。工作中,全面貫穿“以民為本”原則,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本著不與民爭利的原則,合理滿足群眾利益要求。在安置政策上,采取貨幣補償與現房安置相結合的方式,啟動“安家行動”,與多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協商洽談,在市區范圍內儲備安置房源。從“小家為大家、大家幫小家”的理念出發,組織政府部門、開發企業和房地產經紀機構出臺優惠政策、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辦事程序,幫助被征收人購房置業,解決安家后顧之憂。對低保戶、殘疾戶、退伍軍人等弱勢群體給予特殊照顧。
省市領導多次深入現場調研,解決問題。通過采取分解任務,靠實責任等切實有效的措施,1號線一期工程征地征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與569戶住宅戶簽訂了征收安置補償協議,完成任務的99%;與105家非住宅戶簽訂了征收安置補償協議,完成任務的95%。
多措并舉緩解交通壓力
為確保軌道交通工程的順利進行,蘭州市全力推進南山路、北環路建設,加快連接南山路和北環路的輔助道路建設。全面推進南、北濱河路提升改造,將其打造為城市快捷路,全面打通16條斷頭路,暢通縱向交通,對西津路、慶陽路進行挖潛改造,暢通橫向交通。加大小街巷整治和“退市還路”工作力度,構筑交通微循環體系。另外,對市區多處重要節點進行系統改造,均衡交通分布,提高運輸效率,以有效緩解軌道交通開工后對交通帶來的壓力。
為確保軌道交通施工期間有效組織和分流城市交通,蘭州市提前進行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研究,實時動態調整交通組織,加強應急預案演練。目前正在完善重要施工節點、路段的交通監控系統。正在陸續優化調整公交車運行線路,合理規避重點施工路段,計劃適時出臺施工期間尾號限行方案,引導機動車轉變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轉移客流。結合道路現狀條件,適量增設公交專用道,保障公交通行服務水平。充分利用城市空地及拆遷場地,布置地面、地下停車場,提高停車場地利用率。
在施工現場交通組織方面,將通過拆除部分綠化帶或人行道的方法,采用“借一還一”“借一還二”措施,使車流圍繞施工區域外側單行,確保還原車輛通行路面寬度。盡量不對交叉口進行整體圍擋,降低車流通行壓力,對交叉路口空間較大站點,采取分期施工的方法。對交叉路口空間較小站點,采取蓋挖施工的方法,緩解施工現場交通壓力。
試驗段工程穩步推進
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記者來到正在抓緊施工的安寧區世紀大道軌道交通試驗段。試驗段項目部負責人介紹,蘭州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試驗段主要包括兩站一區間,即世紀大道站、迎門灘站、世紀大道——迎門灘區間。車站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區間采用盾構法施工。
試驗段從去年7月份開工建設以來,截至今年7月26日,土建工程施工完成工程總體的40%。其中世紀大道站圍護結構于去年11月底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完成約85%,計劃今年8月底完成全部車站主體結構的施工任務;迎門灘站圍護結構于今年5月底全部完成,目前正在進行基坑開挖,土方開挖完成約50%,計劃今年8月底西端頭具備盾構接收條件,目前已完成車站主體結構施工總量的18%,計劃12月底完成全部車站主體結構的施工任務;世紀大道至迎門灘區間,左線長652.823米,右線長574.649米,目前正在進行右線掘進。盾構機“金城一號”于今年6月1日順利始發,右線隧道已完成掘進約205米,預計于今年9月上旬完成右線全部掘進任務。
管線遷改有序進行
地下縱橫交錯、錯綜復雜的各種管線遷移,無疑是下一步工程全面施工面臨的一大難關。
段廷智介紹,1號線一期工程管線遷改工作涉及全線20個車站和10個區間,涉及20家權屬單位。根據統一安排,管線遷改工作分兩期實施。一期遷改主要包括影響車站主體結構施工的永久遷改和臨時遷改管線,由各權屬單位組織實施;二期主要包括一期不具備實施條件的永久遷改管線和臨時遷改管線、原位保護管線、臨時破除管線、影響附屬施工的管線、需要回遷的管線,全部劃入到相應土建標段的工作內容,由土建單位負責實施,各權屬單位配合完成。管線遷改按先重力后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