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模擬駕駛艙內體驗車聯網
TD-LTE出租車上可盡情上網沖浪王浩然現場圖片
昨天(26日)上午,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GSMA)在滬開幕,大批全球頂尖的通信運營商、終端廠商和APP開發者齊聚一堂,圍繞4G、NFC近場支付等熱門技術帶來了大批智能應用,其中很多都有望在一兩年內落地與上海市民見面。
一輛搭載了TD-LTE網絡的4G出租車,不但可以在每小時100公里的高速行駛中進行網上沖浪,還能調用公共道路上的攝像頭影像進行視頻導航;一張帶有NFC功能的手機卡,可以讓手機瞬間變身交通卡和銀行卡,直接“刷手機”就能進出地鐵閘機,并有望最快在年底前覆蓋滬上所有地鐵線路。越來越多涌現出的智能通信應用,正讓上海這座大都市變得越來越智慧。
【近場支付】
NFC手機可“變身”公交卡
讓市民出門不用帶錢包,一直是眾多新興支付工具的終極夙愿。但在過去幾年的試點中,從指紋支付、二維碼支付到最新的聲波支付,始終都未能在滬遍地開花,這使運營商再次將眼光重新投向了手機。
記者在現場看到,隨著拉鋸多年的NFC近場支付標準破冰,運營商的各種應用已經讓手機變得很“全能”,的確可在多個場景下“干掉”錢包。
在N1館的“互聯城市”展區,一個地鐵驗票閘機非常惹眼。來往參觀者手持工作人員提供的NFC手機輕輕一刷,就可以暢通無阻地“進站”了,同樣的應用場景還包括地下停車場,進出停車都可以通過手機打卡計費。
此前,在上海地鐵的部分線路已經嘗試過手機錢包業務。移動工作人員說,目前跟地鐵方面正在談進一步合作,最快有望在年底前覆蓋所有線路。市民如果想嘗試“刷手機”坐地鐵,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NFC功能的手機,目前三星Galaxy3、Galaxy4和華為的多款終端都已支持;二是要前往營業廳更換一張NFCSIM卡。
公交卡、銀行卡、信用卡,鼓鼓囊囊的錢包常帶來消磁的困擾?在中國電信展臺,用戶可以使用帶有NFC功能的手機,通過移動客戶端將公共賬戶信息安全下載到手機UIM卡中,將NFC手機變成一張公交卡后,用戶就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實現對賬戶的充值、余額查詢、交易記錄查詢等操作,同時可以在公交POS終端實現刷手機消費。
同樣,通過信息儲存,還能將NFC手機變成一張銀行卡。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實現對銀行賬戶的余額查詢、電子現金圈存等操作,同時可以在帶有銀聯“閃付”標志的POS終端完成刷手機消費。
語音指令可完成遠程支付
二維碼支付等熱門技術同樣在本屆GSMA大會上成為熱門。在電信展區,用戶現場將手機對準商品上的方形二維碼后,訂單信息會自動出現在手機上,只需要點擊直接購買,就可以完成購物。
電信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二維碼信息由其移動支付平臺翼支付的合作商戶發布,用戶使用手機掃描包含了商品和商戶信息的二維碼后,通過翼支付手機客戶端進行識別和支付。而這種二維碼可以廣泛地應用在超市、商戶收銀臺,用戶在購物時只需要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支付。
在日常生活中,當市民開通翼支付賬戶并儲值后,即可在中國電信聯盟商家和合作商戶通過網站、短信、語音等方式進行遠程支付,完成手機話費充值、在線電影票購買、網上購物等操作,在線下辦理翼支付卡后還可通過手機刷POS機方式進行現場支付。
【智慧交通】
“智能120”為搶救贏得時間
在電信展臺一個動車頭狀的模擬駕駛艙中,記者“上車”體驗了一些最新的車聯網應用。在介紹演示中,一輛“智能120救護車”奪人眼球,這是運營商和上海醫療急救中心聯合推出的另一項重要的智慧民生服務。
雖然外表是一輛普通救護車,卻內藏玄機——它是一個集衛星定位、視頻監控、語音對講、物聯網采集等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系統,能夠全方位地實現對急救車的智能化管理。病人上了救護車之后,車輛位置、車況、病人生命體征參數都在實時監測之中并與醫院聯網共享,能讓醫院提前做好救治準備,開辟綠色生命通道。
聯通方面則透露,針對動車、高鐵的車載娛樂需求,中國聯通正與相關鐵道部門合作,在列車上建設車載基站以及多媒體系統,讓旅客在列車上能夠盡享上網沖浪等娛樂生活。
同臺演示的還有一款外形獨特的“智能后視鏡”。它可以安裝在車輛的后視鏡原裝位置,在配置了專用的手機應用程序(APP)后,能夠為駕駛者提供信息、安全、導航、通信等全方位的車載服務。
“接上電,這就是一塊液晶顯示屏;斷了電,就是一塊普通的鏡子。”電信的產品經理李鵬程稱,在開車過程中,駕車者如果需要接聽電話、查詢前方路線,可以通過智能后視鏡一鍵接通人工客服,由后臺服務人員代撥電話,并提供目的地查詢、周邊服務搜索等人工導航語音服務,在保證駕駛安全的同時,讓駕駛者更快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在部分省市,這款智能后視鏡已經開始試商用,售價約為2000元左右。
新出廠校車搭載3G模塊
過去一年,校車安全事故頻發,讓不少家長都捏了一把汗。記者在GSMA大會現場看到,目前上汽集團生產的校車已預裝3G模塊和RFID識別終端,為校車安全保駕護航。
電信工作人員稱,上述系統是與上海汽車商用車有限公司合作,研發出的全球首款全網智能價值解決方案。通過裝置在車輛中的各種傳感器、高清攝像頭、天翼3G通訊模塊,能將車輛行進時的狀況及時準確地顯示在遠程監控平臺上。
目前上海一些學校試點“電子校徽”,如果這個新應用和智能校車結合,是否會摩擦出更多火花?上述工作人員說,學生的“校徽”上裝有RFID芯片,而校車內也裝有RFID識別終端,每次上下車,終端都會自動識別學生信息,并將信息通過短信或APP推送的方式發給學校和家長,這樣家長們可以了解孩子的出行情況,司機也可以判斷是否所有學生都已安全下車,從而避免安全事故。
除了簡單的上下車信息,家長們還可以通過撥打客服電話,自動輸入車牌號碼查詢或選中孩子所乘車輛進行實時跟蹤,了解校車的動態運行軌跡,并顯示車輛的速度、行駛方向、行駛里程等信息,甚至校車預計多久到達下車地點,也可以做個預估。
TD出租車網速可達60M/s
在N1館,一輛車租車“開進”展館現場。移動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搭載了TD-LTE車聯網和物聯網的TD出租車,本領非常強大。
記者鉆入車內看到,其駕駛艙和普通出租車并無太大區別。但技術人員宋先生說,車內內置了一個“CPE發射裝置”,可以將T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