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舞臺,我只在意主角。
從智能到智慧,是2018科達在智能交通領域所詮釋的理念,為了深切感受從智能到智慧的跨越,時隔一年后,記者再次走進了科達智能交通展臺。
接受采訪的是科達智慧城市事業部產品總監林姚華和售前支持部總監陳谷磊,記者對科達人的固有印象是低調且睿智,總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觀點與思路,讓采訪在輕松氛圍下展開。
據了解,科達立足于城市整體交通管理,提出“立體管控、AI防控”的理念,發布智慧交警解決方案,針對機動車、駕駛人、非機動車、行人等交通參與者由微觀到宏觀進行點、線、面的精細化管理,將理念和策略落地于應用,從而為城市創造安全、文明、順暢、有序、綠色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
記者在現場看到科達“慧眼”系列一體化智能卡口電警,具有深度學習、一體化設計與深度免維護三大特性,支持全天候人臉抓拍識別,有效解決了智能交通建設中智能應用單一、場景不適應、工程維護繁瑣、用戶需求多樣化難題。
對于一些交通道路中非常規的應用環境,普通的攝像機由于環境因素及其本身的局限性,要完全實現遠距離基本無阻擋的全面監控相當困難,同時,針對于可見光無法滿足要求的監控場景,科達高空瞭望產品吸引了記者注意。
據林姚華介紹,該產品搭載60X超長焦距高清透霧鏡頭、星光級攝像機及大功率高效激光燈,白天監控距離可達10KM,夜間可達5KM,是洞察千米之外的道路交通神器。微卡口產品在城鎮化交通改善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科達的微卡口在現場也引人追捧。
當然,與立體管控、AI防控、立體管控相關的產品科達還有眾多家族成員單元,比如無人機等,不一一列舉。總之,對于科達,一出手,便是不凡!
隨著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科達通過大數據分析、知識發現等手段研判交通參與者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堅持綜合研判與專業研判相結合,機關研判與基層研判相銜接,叫使交通管理部門自有的視頻、卡口等數據與車駕管理數據碰撞分析,將沉睡的數據激活,服務交通管理,實現對各類風險隱患的明銳感知、精準預警,以此來支撐基于交通業務的專項打擊模型,從傳統的被動防控向主動防控提升,讓大數據真正用起來。
陳谷磊告訴記者,精準打擊是科達今年在智能交通領域所倡導和踐行的,為此,科達基于科達云存儲、云計算以及深度學習3大基礎平臺,中間層基于科達KGIS+超級地圖、獵鷹人像大數據、海燕車輛大數據、EzView圖偵綜合成作戰以及扁平化指揮等7大應用平臺,最上層提供20多種定制化的精準打擊業務搭建1套平臺、開發14種功能、落地28類應用,為公安交警進行研判分析、精準打擊、警務服務等業務提供第一手決策依據,實現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和更多大數據應用服務。
科達海燕具有對車輛信息及駕駛行為做二次識別的功能,能夠實現多維度搜車、大數據研判及緝查布控,是規范駕駛人行為、進行車輛管理、輔助刑偵破案的有力武器。
科達獵鷹提供從現場人員的實時抓拍分析存儲,到事前高危人員預警、事中重點人員布控、事后人員蹤跡查詢、身份核實的全過程應用,為治安防控、刑偵破案、反恐防暴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科達交通指揮解決方案,以指揮中心硬件設施環境為基礎,以AR立體指揮調度系統為核心,以顯示、控制、可視化平臺作為業務呈現的載體,以視頻會議為渠道,融合多種資源為一體,針對日常管理、應急事件、特勤任務、大型活動保障等應用場景,能夠實現可視化調度,扁平化指揮,快速化響應。
現場看到晶艷小間距LED、晶靈顯控平臺在內的專業的音視頻系統,能提供聲光電環境設計與交鑰匙服務,為用戶帶來更優越的數據可視化體驗與視聽效果。AR立體指揮調度系統,以各級平臺指揮調度應用為核心,通過增強現實的展現方式,實現視頻資源的共享和視頻信息增值應用,極大的延伸視頻監控的范圍,提升視頻監控的應用主動性和多樣性,真正實現調度資源整合化,指揮業務直觀化。
此外,作為視訊與安防的引領者,科達一定是集中聚眾優勢資源,其視頻會議系統提供網呈、會議室、桌面、移動等全系列溝通與協作解決方案,可協助交警進行交通事故處理、突發應急事件研判分析、指揮調度、節假日交通巡視連線等業務。
隨著交警業務需求的不斷增多延伸,對移動終端、執法記錄儀等移動執法產品的應用需求也很明顯不斷提出。
科達積極響應行業需求,持續探索,不斷創新,獲得了行業用戶和專家的廣泛好評,科達全系列移動執法產品包括移動警務、單警智能執法記錄儀、無線車載、智能行車記錄儀、便攜圖傳等,具有無線圖傳、雙向對講、實時定位、智能分析等功能,刻可在執法檢查站、移動盤查等場景下實現人證核驗、車輛識別、人員抓拍等應用。比如此次此次展會科達智能執法記錄儀在此次展會榮獲創新產品獎。
要形成整體移動警務解決方案,除了終端產品之外,還有應用和平臺部分,依托視信通和智查通兩大平臺,來實現PTT對講、無線圖傳、智能分析、警務微信等豐富功能,構建執法規范化平臺。
與去年南京交通展一般,科達依舊是笑看風云,也愛造風云,展臺依舊是人氣爆棚。他們基于多元化的產品鏈形成端到端完善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并更側重于深耕智能交通領域后的感悟與創新,這是科達的再次跨越,從智能到智慧!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