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智能交通行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起步,受益于國家近幾年對公路基礎設施的大力投資、城市道路擁堵和交通問題對智能交通形成的有效需求、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帶動以及市民對出行效率改善的市道要求等因素的積極影響,城路智能交通系統、城市軌道智能交通系統及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在近幾年均有較快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以我國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系統投資為例,智能交通建設占高速公路總投資比例只有2%,與國外發達國家7%至1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預計未來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將在未來二十年至三十年的時間里達到發達國家的智能交通投資水平,未來的整體市場將持續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投資分析及趨勢預測報告》中顯示:我國智能交通系統投資額從2007年的247億增長到2012年的622億,預計未來4年我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的投入將達到3,980億元,2012年-2015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9.91%。
我國既是當今世界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同時又是交通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在國內高速公路建設方面,2004年12月17日,《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已經國務院審議通過,《規劃》確定的國家高速公路網采用放射線與縱橫網格相結合的布局形態,構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橫連東西、縱貫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包括7條首都放射線、9條南北縱向線和18條東西橫向線,可以簡稱為“7918網”。
智能交通管理需求方面,截至2012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已達10933.09萬輛,其中載客汽車保有量為8943.01萬輛,載貨汽車保有量1894.75萬輛。中國已快速進入汽車社會。截至2013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1.37億輛,是2003年的5.7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汽車快速進入千家萬戶,近十年汽車年均增加1100多萬輛。而2013年更是同比增加1651萬輛,增長了13.7%,我國已快速進入汽車社會。汽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使得智能交通系統投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增強。
長期來看,我國的智能交通系統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將在交通運輸的各個行業和環節得到廣泛應用。但從目前我國智能交通發展的內部結構來看,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信息整合與服務以及信息發布這三個環節中,居于主導地位的還是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設備的發展。一方面,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是整個行業的前置環節,它的變化與發展撬動了整個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的數據種類多少、效率高低、準確率高低都決定了智能交通行業具體產品應用的可行性與商業價值。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