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深圳國際物聯網產業學術發展論壇于8月16日在深圳會展中心6樓水仙廳隆重舉行,廣東省交通投資集團副總裁俞忠東以“基于物聯網的城市智能交通示范工程介紹”為題發言。
2012深圳國際物聯網產業學術發展論壇于8月16日在深圳會展中心6樓水仙廳隆重舉行,來自工信部、中國電子學會、深圳市科持創新委、深圳市發改委、經貿信息化委、高校研究人員、企業高層等知名行業專家、學者、資深人士共500多人參加。
眾專家聚首深圳,就中國物聯網創新戰略、商業模式與創新、標準制定與進程、地方物聯網產業建設、物聯網產業園公共平臺合作等多角度深層次地探討物聯網產業發展等熱點話題,為我國物聯網行業發展出謀劃策。
廣東省交通投資集團副總裁俞忠東
廣東省交通投資集團副總裁俞忠東以“基于物聯網的城市智能交通示范工程介紹”為題發言。以下是演講實錄:
俞忠東:各位來賓,下午好。
廣州被國家發改委批準基于物聯網的城市智能交通的示范工程,我把我們示范工程的建設內容跟大家做一個匯報。
國家發改委2010年年底的時候召集了咱們國家幾個主要部門,從行業領域方面設計一些工程項目。交通部組織廣州和長三角分別報,廣州基于物聯網的城市智能交通,長三角是長聯網,我們有幸作為國家發改委批的首批12個示范工程之一,開展了很多建設。
交通作為物聯網應用的最新突破口,前面好幾位嘉賓的演講都涉及到了交通,實際上交通現在的情況確實是供給不足。以廣州為例,這幾年汽車增長率是20%多,但是道路的增長率只有3%,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和省會城市都差不多。廣州今年也是迫不得已采取的限號的措施,就是搖號售車,其實確實是迫不得已。如果每年幾十萬臺車增長,兩年下來就是一百萬臺車,城市發展才多快,所以我們需要用交通來解決這個問題。
廣州社會調查有五大問題,其中兩個跟交通有關,一個是交通擁堵,一個是公交擁擠。我們物聯網工程有兩個原則,一個是突出公交優先,還有一個是突出便民服務。我們通過示范應用為產業提供展示的舞臺機會。
為什么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選擇廣州作為智能交通的城市示范點?一個是廣州是全國的交通樞紐,飛機場是第一,單城市來看是第二,水運港口是全國第五,火車客運是第一,模式是比較復雜的。另外,廣州處于珠三角城市群,我們現在打造一小時的城市生活圈,對智能化的交通也提出了需求。廣州從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來看,廣州在這四個里面的投入是最靠后的,但是我們的資源優化配置做的最好。廣州整個智能交通的平臺是比較優化的,資源配置整合是最好的,所以國家選擇了廣州進行示范。
另一方面,珠三角是傳感設備的第二大聚集區,車載終端肯定是全國第一大生產聚集區,這也給我們提供了產業支撐的條件。廣州自己也建立的一些產業方面的聯盟,包括我們有一個智能交通聯盟,吸引了很多芯片廠商、終端廠商,包括電信也加入了我們的聯盟,為智能交通示范提供了支持。
廣州本身對物聯網也是比較看重的,也提出了發展行動方案。整個物聯網的應用也是希望打破傳統,因為智能交通以前基本上是基于GPS,我們現在把狹義的應用放進來。
車載的移動傳感結點和路邊的固定傳感結點,進行城市交通數據的采集,通過運營商的傳感網絡,把數據傳輸到交通信息指揮中心,也是物聯網的感知中心。然后通過各種手段為市民、為政府、為運輸企業服務。
我們部署的情況,基于交通站場的設施,主要是公交站,因為城市建設是有一定規范的,比如說公交車站能夠在500米的半徑內覆蓋90%以上的出行人群,所以我們以公交車站為主要選擇點,有一定的管理控制能力,還有一定的條件,它對城市的覆蓋也是有一定覆蓋率的,所以我們以公交站場和公交站作為采集的節點,最后被中心的人進行感知處理。
這是車載移動傳感節點的圖片,難以定位的地方,比如說立交橋、隧道我們也會覆蓋到,包括交通樞紐和公交總站。不同交通模式的換乘,比如客運站、火車站和機場,這些傳感節點既包括無線傳感網絡,也包括視頻檢測。
包括停車位,地下車庫和路邊占道的車位。我覺得停車收費漲價可能讓很多駕車的人不高興,北京把占道停車進行了漲價,比如說中心區一個小時15塊錢。這個收費拿來干什么呢?當然作為交通建設。北京在采取信息化手段補救,每年路中占道收費只收到30多萬,這肯定是荒謬的數據,他現在通過路邊車輛的感知、刷卡收費來杜絕漏洞。我們在配套停車收費的政策出臺之前進行信息化手段的配套,整個物聯網的建設對停車管理也會比較重視。還有一方面是橋梁,特別是城市的路橋,我們進行布設之后,可以為市民提供很好的信息發布服務。
我們配套了將近4600萬進行科研項目,包括大學、中科院,交通方面的科研院也參與其中,為示范工程攻破技術難點,從而為示范工程服務。
科研先行的必要性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一個是應用標準空白較多,標準和實踐比較脫節。雖然無線傳感網絡也有一些標準,我們中國也有82.15.4C,包括軍標2.4G出來,國標2.4G也會出來,標準幾乎脫節,產品支持力度不足,所以我們希望通過科研把力量集聚起來。
應用方面、安全方面和感知識別體系要進行建設,物聯網首先要有標識,要有一整套的交通的各種要素的標識體系,還有智能處理技術、智能平臺技術。
安全方面確實很重要,以前的信息網絡基本上還是封閉式的,是有限的封閉起來的。交通的物聯網是裸露在公眾場所的,所以安全性有特殊性。國際上也出現過問題,2008年荷蘭有一個小孩因為網絡問題擾亂了交通,造成車輛撞車。有一個朋友從廣州去肇慶,在路上有一個服務區,他自認為把車鎖上了,實際上沒有鎖,后備廂被偷了,丟了兩臺電腦。后期通過視頻看是有人用搖控器干擾了他鎖車,這就是安全的問題。
整個系統建設還是要有應用來做抓手,特別是對于市民的服務,我們的系統建設也是圍繞公交、出租、換乘、連運、駕駛員的培訓和督導,也包括市政設施的收費,包括做電子車牌的嘗試。我們當然要支持國產北斗的智能定位,最后要通過智能交通的誘導來做服務。
物聯網做了半天還是要服務,現在已經產生了一些應用成果,我們建立了一些信息服務平臺,前期跟聯通聯合做了一個發布,最近跟電信做了一個發布,隨后還會跟移動進行信息發布。三大運營商的服務是免費的,用戶只要交正常的通信費就行了。
我們能提供11類的信息,公交換乘和實時到站,比如現在有一些人做電腦上的小鬧鐘,我要下班了,要搭乘的公交車離我還有幾站距離,這樣可以提醒我,我就可以下樓坐車了。還有路況的視頻、長途客運、出租車信息、停車場信息、駕陪的信息、航班、鐵路等等的交通咨詢。
這是我們的界面圖,跟聯通已經進行了發布。廣州所有停車場的靜態信息可以查詢到,動態信息在主要城區連接了300個停車場的停車信息,之后還會進行停車預約的服務。包括路礦簡圖、地鐵信息、鐵路班次信息、航班信息、公共客運,也可以通過手機訂票,比如說從廣州去東莞、珠海就可以通過手機訂票。包括電召出租,可以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