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以“綠色城市與未來交通”為主題的國際高層學術研討會在我市舉行。來自英國皇家學會、劍橋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以及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等國內外名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聚甬城,縱論未來城市交通的發展趨勢。副市長王仁洲出席會議。
本次國際高層學術研討會由中國科協海智辦、市委人才辦、清華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低碳能源大學聯盟主辦,清華-劍橋-麻省理工學院低碳能源大學聯盟未來交通研究中心、寧波市科協等單位承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在報告中與嘉賓分享了從電池的角度來探討城市汽車電動化途徑的相關問題。從事了近15年鋰電池、液流電池、鉛炭電池以及電動汽車在再生能源中應用研究的楊院士指出,汽車依然會是未來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工具。因此發展電動車是必要的,不僅減少了城市的污染問題,其次也是彌補石油的短缺。現今,隨著汽車增加得很快,石油更加緊張,因此發展電動車刻不容緩,尤其是用國電來代替油非常合理,對物價、人民都非常有利。楊院士希望未來的交通以不用油,零排放為終極目標。以電池為依據,發展能節能減排的車種。當然,抓緊電池的長期性、多樣性發展,隨電池水平的提高,生產相應水平的電動汽車。同時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和夜間的谷電。
來自英國皇家學院院士LordHuntJulian一直是湍流及大氣氣流數值模型權威。HuntJulian認為模型很重要就是要做比較。HuntJulian院士向與會代表展示了倫敦、北京、香港等城市的污染分布模型、HuntJulian院士說:“在過去二十年,我一直在努力創建一個歐洲的網絡,幫助大家了解這些不同的氣候變化的模型或者是污染模型,這樣我們的政府或者是相關的機構能夠了解這些是怎么運作的,用到哪些相關的數據來進行驗證。”
近年來,交通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世界各國都實時規劃各自的交通發展研究,縱觀這些規劃其中以新能源的再生技術,交通系統的高效安全運營為各個國家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同時,交通科技的創新,低碳、高效、安全、便捷,成為各個國家交通發展的目標。中國智能協會理事長吳忠澤教授就“科技引領和推動智能交通創新發展”為主題回顧了我國智能交通科技發展的簡單的過程并介紹了中國智能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吳忠澤教授指出智能交通系統在綠色城市未來交通發展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面對未來的交通發展的需求,智能交通領域將密切地關注并且積極地投入到綠色城市未來交通的創新發展和實踐中去,為交通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
MosheBen-Akiva麻省理工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通過對未來城市交通的項目研究,預測、分析未來城市交通的規劃及發展。
交通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行性的產業,地位重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城市交通訴求急劇增加,與城市資源有限的矛盾在不斷地激化,由此造成了城市交通擁堵、能源消耗、環境污染、安全事故等問題,已經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障礙。本次國際會議匯集了國內外許多的專家、學者,對寧波的總體交通發展方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補充,進一步加快智慧交通與綠色交通的發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