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速測的是瞬間速度,車載GPS測的是一秒鐘的平均速度,因此存在差異。車載GPS計算速度的原理是,GPS接收器利用其輸出的數據算出每一秒鐘的具體經緯度坐標,然后再除以一秒鐘,就是一秒鐘的平均速度了。雷達測速的基本原理是,根據接收到的反射波頻移量的計算而得出被測物體的運動速度,測的是瞬間速度,誤差值小,完全可以滿足對交通違章查處的要求。
日前,本報報道因超速被查,的士司機懷疑雷達測速儀有問題。12月24日,長沙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在萬家麗路福元路口進行執法,違規的士現場移動測速。交警表示,雷達測速有效區域為300米,雷達測的是瞬間速度,車載GPS測的是平均速度。
超過時速才會抓拍,雷達測速有效區域為300米
上午10時許,因超速被查的牌照為湘AT5425的士司機李師傅開著的士現場測試,當他以規定時速經過時,抓拍設備并未進行拍攝。
隨后,一輛黑色的豐田轎車以時速為76公里超速通過時,就看到測速連線電腦中彈出超速車輛畫面,記錄下車輛的信息和超速的數據。
“車輛進入雷達區域內雷達就會進行連續的速度跟蹤,當檢測到有超速的車輛通過時會自動啟動抓拍功能。”長沙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周巖介紹,拍下照片時測速系統同時會將該車的違法行為、地點、行駛速度等參數和抓拍到的照片疊加一起合并保存作為證據。
“當駕駛人發現測速車再踩剎車經過時,盡管車速表上顯示的車速已降低到限速標準以下,但測速設備早已記錄了駕駛人之前在測速范圍內的超速違法行為。”周巖解釋,雷達測速有效區域為300米,的士司機李師傅當時就是看到測速警車才開始減速,其實其早已被抓拍到超速。
測速以來,因超速引發的交通事故減少84%
據介紹,萬家麗路長沙縣管轄的范圍北起水渡河路口南至福元路口,全長7.8公里,日車流量達1.5萬臺左右,全路段限速60公里/小時,共設立限速標志牌6個,并在全程設置雷達測速提示牌2個。
“今年8月開始測速以來,超速駕駛現象明顯減少,因超速引發的交通事故減少84%。”湘龍中隊民警余諾介紹,在該路段部署移動測速車測速以來,該路段抓拍超速違法行為也由最多時的一日達1500余起下降到目前一日200余起左右,事故壓降效果明顯。
“雷達速測的是瞬間速度,車載GPS測的是一秒鐘的平均速度,因此存在差異。”余諾解釋,李師傅所說的車載GPS與交警雷達測速存在差異的原因就在這。
交警提醒,為確保出行安全,在行車過程中切勿逞一時之快,請控制好車速,同時注意沿路交通標志標牌,按規定速度謹慎駕駛。
(來源:紅網)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