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今年的上頭條能手,和阿里相比,汪峰和李亞鵬簡直弱爆了!小謙新年第一稿《陌陌正褪去約炮外殼,穿上阿里支付新衣裳》寫完之后,還真心以為陌陌以后馬上就會要穿上阿里新衣裳的,但文章發布傳播之后與不少看官們進行交流之后才了解到,阿里竟然在當前并未對陌陌的發展進行過多干預,僅僅只是投了資而已。
在10號得知消息之后,小謙的明白自己的猜想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無比失落的情況下,阿里竟然一般在騰訊嘀嘀打車表示補貼會由10塊減少為5塊,聲稱阿里快的打車繼續保持原有的補貼制度之后,還在晚間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阿里集團要對高德公司的股票進行全資現金收購,這意味著去年阿里剛剛投資高德地圖,以2.94億元獲得了高德公司28%的股份之后,即將擁有高德地圖100%的股份,從此高德淪為阿里旗下子公司,真正跟阿里姓。
三級火箭戰略這個詞匯原本應該算是搜狗當時經常使用的詞,但如今,結合今天阿里系勢力的兩個動作,我還是想大膽的猜測下:打車+地圖+支付寶,也許就是阿里的三級火箭戰略。
看衰打車應用發展快的要榜上高德地圖
筆者最近在長沙嘗試使用了三次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這兩款應用,其中有兩次我都未能在有需要的時候及時的打到車,第三次是在早上八點多鐘的時候,使用快的打車只花了一分多鐘就有司機響應。但想到我手機上沒支付寶,快的這家伙要用支付寶,所以很無恥的放了司機的鴿子。
盡管第三次使用打車應用應該算是可以成功打到車了,但我對于打車應用的發展也不會像去年小謙也曾經寫過的打車應用文章一樣,看好他們了,原因就是因為第二次使用打車應用打車失敗之后,小謙走到長沙湘江河邊的道路上終于攔下了一臺的士,并和的士師傅聊了一路,也明白了他們使用打車應用的一些習慣,了解到了出租車公司與他們這些司機的關系。
原本打算獨立寫篇文章出來唱衰打車應用發展,但既然我認為打車應用也在阿里的三級火箭里,就小小的提出幾個不看好他發展的看法。就長沙地區而言,一般出租車司機都是從出租車公司處交予一定的保證金,拿到的士,獲得一些證書和機器。筆者詢問到的師傅所在的出租車公司,白天和晚上分別要交給公司180和150元,這加起來的330元就是出租車公司每天必須向司機收取的費用。(無論司機出不出車)
的士師傅跟我說,他一般開晚班,晚班生意好的時候會有做到500塊錢,這個時候大概可以純賺到200元左右。他們在晚班一般是不使用快的和嘀嘀打車這類應用的,因為晚間的空車多,人們不一定會因為打車不到而使用這樣的軟件。所以打車應該他們一般都是白天使用。
誠然,晚間空車更多一點,但如果是在某些特殊的區域,我們還是需要要有使用打車應用的需求,筆者在小雨里打車就被迫等了30多分鐘。司機們很多吧快的和嘀嘀打車補貼當做漏洞,但他們對于這漏洞的興趣也并非一直濃厚,畢竟他們也不會輕易為了錢而發狂。
如果說晚上打車應用打車難的話,那么晚上的打車應用用戶就無法通過使用打車應用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就會嚴重阻礙打車應用的發展。高德地圖作為阿里O2O戰略級別產品,已經的本地生活的信息精準能力上有不錯的成績,打車應用還需要更加精準,更需要增大自動刷新的頻率,實現更高的競爭程度,最終在快的在其他方面也并不會比嘀嘀打車差上很多的情況下,以高德地圖的地圖右上為自己謀得更強的生存機會。
支付寶是阿里發展核心打車和高德都只是支付的助手
阿里巴巴以黃頁起家,靠電商而成名顛覆,在阿里已經成為國內龐大的電商巨頭的情況下,支付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電子商務交易之爭中,阿里和騰訊也必將分別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中心,展開大規模的爭斗,這關系到阿里的核心業務存亡,所以支付寶一直都是當前阿里發展的核心業務。
打車應該在品牌上給支付寶帶來一定的優勢,也就是說縱然快的“補貼廣告費”導致快的虧損很大,這筆廣告費不僅給快的有一定的營銷廣告效果,也給支付寶的品牌帶來了一定的好處。如果高德和打車應用更緊密的展開合作,阿里旗下的淘點點也將擁有更多的交易機會,最終由打車應用、高德地圖、阿里O2O產品所形成的更加完整的本地生活服務,就用多方的資源推動支付寶的發展,讓支付寶在騰訊等企業的沖擊下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高德地圖是阿里商業化節奏中必須重視的戰略級別產品,此次完全收購之后,阿里在O2O商業化領域的決心也將變得更大。將阿里既有的布局產品也加入到這一次O2O市場開拓進程當中來,可以形成多級火箭多對一的發展態勢,以合力促進某一款產品的發展。阿里收購高德,未來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主的兩大陣營終極PK,也變得越來越近。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