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航海時代的航海圖,到現在手機上的GoogleMaps,地圖本身的形式就一直沒有什么進化。最近被Google以9.66億美金收購的Waze可以說是地圖發展史上的一朵奇葩,Waze通過用戶眾包的形式來繪制地圖上的所有信息,包括實時路況。而隨著LBS的普及,人們一直想嘗試對地圖信息做商業化的嘗試,卻一直都沒有一個很好的實現方式。
但這里卻有一個比Waze還要奇葩的應用:CityMaps。該應用2012年2月份上線AppStore,它也采用眾包的形式添加地圖數據,但它所添加的并非常規的地圖POI信息(應用本身有基本的地圖數據和導航功能),而是用戶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吃喝玩樂的地點。每個用戶可以在地圖上創建一個地點,并引用Foursquare、Instagram上的信息來描述這個地點。
每個用戶可以自己在CityMaps上創建地點,也可以和好友一起創建。地點可以分享給Facebook、Twitter好友,你的所有動態在CityMaps的個人主頁信息流中也可以被好友協作添加、喜歡和評論。換句話說,CityMaps就是一個地圖上的社交網絡。用戶在吃飯、看電影、逛街、旅行中,都可以創建一些地點,向你的好友推薦餐廳、告訴他們在哪個公園有活動、把旅行中路過的地點分享給大家,或者創建一個城市美食之旅日式料理餐館合輯等等。
這就很有意思了!CityMaps讓地圖成為了一個社交平臺,用戶創建地點的過程也非常有成就感,分享、評論、交流的過程既能滿足很多需求,同時又充滿了趣味性。CityMapsUI簡單可愛,使用方便,而且還可以創造很多有趣的使用場景。對于商家來說,用戶創建的大量地點信息也能為其帶來一定的收入,CityMaps以此做一些商業上的嘗試并不困難。
這種基于地圖的社交網絡,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它和傳統的社交網絡有很多不同之處,同時在使用場景、社交方式、需求形式等方面也有很多創新的可能。傳統的社交網絡以人和信息為主要節點,而CityMaps則以人和地點為節點,它能更好的和商家、活動、線下組織相結合,并衍生出與眾不同的溝通形式。
從現在的社交網絡發展來看,CityMaps這種模式還相當陌生,人們對其未來進化的方向和類型還很難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但顯而易見的是,CityMaps這種模式充滿了幾大的想象力,和Waze相比充滿了更多的變數和機遇。至于未來如何發展,需要聰明的人用聰明的方式參與其中。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