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谷歌地圖在iOS平臺的回歸,地圖領域的蘋果、谷歌大戰不可避免,今后移動地圖領域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誰會是最終的受益者?《MITTechnologyReview》近日撰文進行了分析:
當今年9月蘋果用自己的地圖應用換掉了谷歌的應用,作為iOS系統升級的一部分,我先是很好奇,繼而很生氣。蘋果的地圖上不僅地點標記錯誤,而且在外觀和易用性上都不如谷歌地圖,而后者自從2007年第一款iPhone發布起就是默認安裝的應用。我嘗試把我的反對情緒歸為被迫的改變,但歸結起來的一個簡單事實卻是,蘋果地圖真的是沒有準備好就對外發布了。蘋果公司隨后的致歉和負責iOS開發的高級副總裁斯科特?福斯特爾(ScottForstall)的離職更加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
現在,谷歌地圖以應用商店中可下載的獨立應用的形式實現回歸。它反應迅速,甚至比以前還好用。地圖的主屏幕上會自動顯示出公司的信息,你可以用手勢控制,比如向上滑動來查看某一地點的詳細信息,還可以滑動屏幕右側的一個虛線小矩形框來調出菜單,來查看交通、公用導航衛星和谷歌地球視圖。雖然目前還沒有自行車導航和離線地圖功能,但總體來看,谷歌的新應用看起來和用起來都很棒。
但我們先把所有的導航效果拋開不談。可以說,對于蘋果地圖和其他新秀(如諾基亞的HereMaps)來說,谷歌的成就并未達到極限。和蘋果的地圖應用推出之前相比,我們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其中包括幾款免費應用,能提供不錯的turn-by-turn導航。雖然蘋果的地圖現在不怎么樣,但它會越來越好,最終會成為谷歌難纏的競爭對手。
谷歌在其曾經幾乎占據統治地位的領域內遇到了重大的競爭,這一事實很可能推動谷歌更快地創新,更認真地投資來使自己的產品更加優秀。而最終,贏得這些“地圖戰爭”的既不是谷歌也不是蘋果,而是消費者。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